向新向優 近悅遠來——甘肅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改革綜述-新華網
首頁> 正文

向新向優 近悅遠來——甘肅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改革綜述

2025-11-25 10:17:42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向新向優 近悅遠來——甘肅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改革綜述

  截至目前,14項營商環境一級指標中,我省11項指標實現“西部領先、全國靠前”雙達標,佔比達78.6%;

  法治化指標大幅提升,檢察環節涉企“挂案”清理結案率達100%,分別較西部、全國平均水平高8.4個和19個百分點;

  便利化指標全面領跑,政務事項規範進駐率、網上可辦率均達到100%,高頻事項不見面、低頻事項少跑腿已經成為常態;

  …………

  這一系列“西部領先、全國靠前”的指標數據,是全省上下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加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成果。

  營商環境是衡量區域經濟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尺,更是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我省緊扣“西部領先、全國靠前”營商環境建設目標,縱深推進“減環節、優流程、降成本、強服務”關鍵環節改革創新,全省營商環境呈現出“指標提升、整體進位、多點突破、全域優化”的向好態勢,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構築了新優勢。

  政務服務更加高效

  前不久,甘肅華能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李維新收到了白銀市平川區稅務局的“稅收優惠政策紅利賬單”。“你看,9月,我們企業退稅了7萬元。”李維新説,這份紅利賬單上,減免稅種、減免事項、減免金額啥都算得明明白白,企業享受哪些稅收優惠政策也都列得清清楚楚。

  “稅收優惠政策紅利賬單”是稅務部門依託大數據技術,為企業定制的減稅降費“明細賬”,旨在持續優化稅收服務,深化徵納互動服務機制,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稅收環境。

  暖心、高效的政務服務,不僅能為企業減負,讓企業安心省心地經營發展,還能為企業鼓勁,增強企業發展的底氣。

  近年來,我省各地各部門以市場評價為第一評價、企業感受為第一感受、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從“一網、一門、一線”入手,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快速度推進數字政府建設,通過“一網通辦”“聯審聯批”“容缺審批”等機制,不斷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效能,為企業發展減負增效。

  例如,省社會保險事業中心創新打造“甘肅社保便民服務站”,延伸服務觸角,構建覆蓋全域、遍佈城鄉的15分鐘便民服務圈,切實解決群眾辦事遠、辦事難問題;省交通運輸廳創新構建“跨省通辦、全程網辦、信用快審”機制,二類大件運輸審批時限由5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三類大件運輸審批時限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7個工作日;落實“企業開辦+開戶一件事”高效辦;平涼市升級市場監管部門商事登記業務系統,實行一套材料、同步申請、按需調用、一次反饋,企業開辦最快3小時辦結,涉企服務高效降本……

  目前,我省在市場准入、獲取經營場所、公用事業服務、納稅、政務服務等9大領域,政務服務效能持續提升;建築工程施工許可數據質量、工程審批系統標準事項覆蓋率等指標躋身全國最優行列;國際貿易、辦理破産2項一級指標進入“西部領先、全國靠前”行列,其中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增長率18.7%,分別高於全國15.2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五。

  發展環境更加公平

  10月1日,全國首個實現覆蓋省市縣鄉四級行政執法監督與省市縣三級營商訴求直通的綜合系統——“隴上e企查”涉企行政檢查系統正式上線運行。

  這套由省司法廳、省營商環境建設局聯合打造的系統,旨在以數字化手段實現涉企行政檢查全過程規範管理。自10月1日系統運行以來,累計開展行政檢查2480次,預警並攔截違規檢查62次,壓減重復檢查40次,檢查頻次同比下降35%以上,企業滿意度達94%以上。

  作為全省涉企行政檢查系統試點市——定西市,積極組織市級執法部門重新核對檢查事項清單,精簡冗余環節,規範流程標準,保障系統順暢落地。

  “現在執法部門來檢查,先亮‘碼’,我們一掃就知道是哪個部門的、查啥、依據啥,手機上一目了然。”定西市一裝備製造企業負責人王磊説,現在有了“隴上e企查”,心裏也踏實了。

  從企業“被動迎檢”到執法者“主動亮碼”,“隴上e企查”將行政執法流程曬在陽光下,以公平法治的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護航,贏得企業的點讚。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我省着眼推動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從“有章可循”到“有法可依”,建立政府規章動態清零機制,修訂&&甘肅省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會審工作指南、政策措施抽查制度、約談辦法等政策文件,加力推動公平競爭,切實保障企業合法權益。

  按照法治環境建設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積極創新工作模式,也是亮點頻現:隴南市以行政執法監督改革為重要突破口,全面推行柔性執法檢查,構建起規範有序、保障有力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新格局;蘭州新區錨定經營主體發展需求,通過創新執法機制、優化司法服務、創新容缺受理、推行多元調解等系列“組合拳”,全面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新生態;張掖市兩級法院在轄區工業園區內設立園區法庭、巡迴辦案點或法官工作室,建立常態化溝通聯絡機制,協助解決涉企法律問題,集中辦理園區內各類涉企民商事案件,確保糾紛快速、高效、便捷化解……

  目前,我省法治化指標已實現大幅提升,檢察環節涉企“挂案”清理結案率達100%,分別較西部、全國平均水平高8.4個和19個百分點。

  信用體系更加完善

  信用,也能融資?

  今年,以信用為基礎的融資服務平台——“甘肅信易貸·隴信通”平台上線運行。平台通過跨部門跨領域歸集共享信用信息,運用多維度信用數據,對企業進行數字信用畫像,解決了銀企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目前,平台累計放款突破5000億元,較上年增長47.3%。

  “甘肅信易貸·隴信通”平台以信用為基礎解決企業發展的融資難問題,正是我省以深化信用體系建設為牽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實踐。

  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是供需有效銜接的重要保障,是資源優化配置的堅實基礎,是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我省從提升信用建設法治化規範化水平、統籌推進信用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信用信息共享應用方面,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夯實信用體系建設基礎:

  ——開展政務誠信提升行動,督辦政府違約投訴33件,兌現拖欠企業賬款2.96億元,全省政府部門被納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數量實現清零;

  ——全面推行以專用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改革,目前“信用代證”改革覆蓋47個重點領域;

  ——在“信用中國(甘肅)”等網站平台開設信用修復專欄,推動信用修復信息雙向共享互認,切實解決企業“多頭修復”“重復修復”問題;

  ——創新推廣“信用+”十大惠企便民場景應用,推動信用體系建設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

  ——圍繞政府採購、招標投標、招商引資、地方政府債務等重點領域,暢通企業合法權益救濟渠道;

  …………

  同時,各地也積極探索以完善信用體系建設構築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蘭州市安寧區聚焦政府採購領域“企業參與門檻高、資格審查繁瑣、融資渠道窄、監管精準度不足”等痛點,創新推出“信易+政府採購”模式,惠及200余家企業。白銀市平川區啟動45萬畝國家儲備林項目,以信用破解碳匯轉化瓶頸,探索“生態—信用—經濟”路徑,累計綠化30.7萬畝,森林覆蓋率升至4.41%,3家企業獲“碳匯信用貸”800萬元。

  如今,我省已逐步形成了以信用平台為基礎、以信用共享為延伸、以信用監管為支撐、以信用應用為導向的社會信用體系,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信用保障。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曹立萍

【糾錯】 責任編輯:王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