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酒泉市肅北縣,祁連山冰峰聳立,黨河如銀色哈達蜿蜒在茫茫雪原。在這裡,今年5月建成並投入運行的黨河縣城段水源調蓄水池項目運行良好。該項目是縣城“第二水源”核心工程,承擔提升城市供水保障使命。如今,這裡已化為肅北縣民生福祉……這幅壯美畫面,是肅北縣“十四五”水利建設發展的生動縮影。
“十四五”期間,肅北縣緊扣“補短板、強基礎、惠民生、護生態”核心目標,聚焦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累計實施黨河調蓄水池、河道防洪治理等重點水利項目41項,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8.74億元,較“十三五”時期增長30%。經過不懈努力,縣域已構建起“供水有保障、防洪有屏障、飲水有安全、生態有改善”的水利發展新格局,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注入強勁“水動力”。

肅北縣黨河縣城段水源調蓄水池工程項目經理李偉光説:“本工程總投資1.15億元,於2022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總長度約800米。工程建成後,將有效緩解全縣生産、生活和生態用水緊張局面,有力改善縣城生態環境,對祁連山區域生態修復起到了積極示範的作用。”

“水興則邦興,水安則民安”。肅北縣在築牢供水根基的同時,同步織密防洪安全屏障。馬鬃山地區地域遼闊、礦産豐富,卻面臨洪水、乾旱、救援力量覆蓋難等挑戰。今年,肅北縣大力實施補短板、強基礎的民生安全保障工程。目前,投資2591萬元的肅北馬鬃山集鎮西擴防洪設施建設項目已完工,該項目將防洪與生態治理結合,通過造林固沙形成“工程防禦+生態緩衝”雙重保險。

肅北縣有7772.83萬畝天然草場,牲畜飼養量達55.46萬頭只,是甘肅省重要畜牧業基地。人畜飲水曾制約牧民生産生活。“十四五”期間,肅北縣精準發力,將牧區飲水安全作為水利惠民重點,維修5處老化人飲工程,更換管道、升級設備;在缺水牧點新建97座牲畜飲水水窖;鋪設74公里引水管道串聯零散牧點……這些舉措解決了8萬頭牲畜飲水難題,讓牧民告別“找水難、拉水累”,打通了草原供水“最後一公里”,讓牧民吃上了放心水。(酒泉融媒記者周愛玲 通訊員昝海琳 董新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