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24 10:52:35 來源: 甘肅日報

古浪縣:久久為功繪就生態新畫卷

2025-11-24 10:52:35     來源: 甘肅日報
字體:
分享到:

  原標題:古浪 久久為功繪就生態新畫卷

  初冬,古浪縣北部沙區檸條、梭梭等沙生植物成片分佈,如同一張巨型綠網鋪展延伸……

  走進北部沙區十二道溝“三北”六期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綜合治理項目現場,新鋪設的草方格沙障整齊排列,牢牢“鎖”住流動的沙丘。

  古浪縣位於騰格裏沙漠南緣,是全國荒漠化重點監測縣,境內沙漠化土地面積達239.8萬畝,佔縣域面積的30%以上,生態環境極其脆弱。

  近年來,古浪縣按照“南護水源、中保綠洲、北治風沙”的生態建設思路,堅定不移推進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設,堅持“項目治沙、光伏治沙、公益治沙、義務治沙、産業治沙”五種方式,成功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沙區生態呈現出持續好轉、加速改善的良好態勢,逐步實現了向“提質量、增綠量”更高目標的跨越。去年,全縣239.3萬畝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率先打贏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中首個殲滅戰,榮獲2024年全國林長制激勵表揚縣榮譽。

  古浪縣堅持把項目治沙作為主要途徑,2024年古浪縣實施“三北”六期項目3項,其中,林草綜合治理項目於今年春季提前完成3年建設任務。“去年實施的林草濕荒一體化保護修復項目,完成退化林修復治理4.88萬畝,苗木成活率達到80%以上。”古浪縣林草局造林綠化股股長王理棟告訴記者,在工程推進過程中,古浪縣注重建立長效管護機制,確保治理成果持續鞏固。

  在武威新誠新能源有限公司古浪縣黃花灘15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區,魚鱗片式的光伏板拼接成“藍色海洋”,一眼望不到頭。在光伏板下,網格狀草方格錯落有序,檸條、沙米、花棒、沙打旺等沙生植物隨風搖曳,為沙漠增添蓬勃生機。

  板上發電,板下治沙,實現了一地多用。“項目建成後,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還能發電,推動生態和經濟效益雙提升。這種‘光伏+治沙’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綜合利用價值,對優化資源配置、生態修復具有重要意義。”古浪縣黃花灘15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運行負責人羅建軍説。

  近年來,古浪縣還積極探索“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模式,設立“治沙捐助基金”專戶,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對接大眾集團、螞蟻基金等公益組織進行治理,建成省消防林、駐軍林等公益林基地14個。同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堅持全村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參與,每年組織幹部群眾開展春秋季義務壓沙造林,累計完成治理3.6萬畝。

  築牢生態屏障,讓農業發展有了扎根的土壤。古浪縣依託生態基底,全力修建高標準農田,將曾經被風沙分割的零散地塊整合連片,配套建設灌溉水渠、機耕道路和節水灌溉系統,讓過去的“沙窩子”變成了今天的“豐産田”。在黃花灘鎮,依託生態優勢興起的産業園快速發展,已建成養殖棚2400多座,羊存欄量達13萬隻,開啟規模化養羊的序幕,成為帶動周邊群眾持續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以前這裡是沙漠,經過多年治理,這裡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我們建起了羊産業園,開始發‘羊’財。”金灘羊産業園養殖戶楊菊花高興地説。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奉乾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