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24 17:44:48 來源: 玉門市委宣傳部

玉門:精細治理勾勒城市新畫卷

2025-11-24 17:44:48     來源: 玉門市委宣傳部
字體:
分享到:

  清晨的商業步行街上,統一規範的便民攤位井然有序;校園周邊新施劃的停車區內,非機動車整齊停放;社區裏,居民遛狗牽繩已成習慣……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細微變化,折射出玉門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

  “十四五”以來,玉門市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以精細化管理重塑城市面貌,讓這座老工業城市煥發新活力。

  玉門新市區。

  治理升級:從“管得了”到“管得好”

  漫步沙梁子社區,曾經擁擠雜亂的巷道已變得開闊整潔。老住戶馬師傅坐在新修的小廣場長椅上感慨:“以前這裡私搭亂建嚴重,連消防車都進不來。現在好了,路通了,心也敞亮了。”

  這一變化的背後,是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刻轉變。社區閒置角落被精心改造為便民服務點,修鞋、縫紉等攤點在統一規劃下有序經營;斑駁的墻面經過美化煥然一新,新設的休閒座椅成為居民日常交流的好去處。

  更令人欣喜的是,城市治理的“春風”已吹遍玉門的大街小巷。每週五的“月末大掃除”成為這座城市獨特的風景線。全市114家責任單位幹部職工走上街頭,從主幹道到背街小巷,從城區到城鄉接合部,一場全民參與的環境整治行動讓城市容顏煥然一新。

  五年來,玉門的治理革新在各個角落持續深化。通過創新機制破解城市管理中的各類堵點難點,讓“粗放式”管理逐步轉向“精細化”服務,這份轉變實實在在體現在城市的每一處變化、市民的日常體驗中。

  服務之暖:從“硬管理”到“軟治理”

  “以前看到城管就想躲,現在他們幫我找攤位。”瓜農老張的經歷,是玉門城管轉變執法理念的鮮活注腳。去年夏天,城管隊員主動上門,引導他進入新劃設的“西瓜攤位”。“有了固定地點,老顧客都能找到我,再也不用東奔西跑,收入反而增加了。”

  城管執法人員巡查道路旁固定的“西瓜攤位”(資料圖)

  近年來,玉門創新開展“我為群眾找攤位”行動,深入街頭巷尾傾聽攤販心聲,巧妙利用城市“金角銀邊”科學布局,設置3處便民市場、5個臨時銷售點,容納經營攤位350余個。除61個“西瓜攤位”外,還根據季節特點和市民需求,專門劃設52處“燒烤攤位”,為符合條件的攤販辦理便民攤位證。這種變“堵”為“疏”的治理智慧,讓城市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溫度。

  同樣的理念在停車管理中得以延續。面對非機動車停放亂象,玉門採取“規劃+管理+引導”的系統治理思路,在城區增劃、補劃停車位116處,特別是在13所校園周邊新設1270米專用停車區。同時督促共享單車企業新增240處電子圍欄停車點,通過“溫馨提示+規範引導”等人性化方式,讓非機動車停放秩序煥然一新。

  細節入手:從“粗放”到“精細”

  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在訴説着城市治理的用心。從規範有序的便民攤位到整齊劃一的停車區域,從整潔清爽的街道立面到文明有序的公共空間,每一個細節都彰顯着城市管理的匠心獨運。

  五年來,玉門市將“繡花功夫”融入城市治理的每一個細節,在持續深耕中讓城市品質得到全面提升。執法人員深入街面一線,開展多輪次集中整治,清理違規佔道經營商鋪395家。同時,以鐵腕治理環境污染,累計查處建築垃圾亂傾倒24起,清理垃圾2800余噸,平整土地22.17萬平方米,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此外,玉門市創新推行“柔性執法”方式,累計辦理行政執法案件171件,實現執法規範與執法溫度的統一。這種剛柔並濟的執法理念,既築牢了城市治理的法治根基,也贏得了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精耕細作終見成效。玉門市在全省城市精細化第三方評估中榮獲縣級市優秀等次,城市管理投訴量顯著下降,市民滿意度持續攀升。這些成績的背後,是城市治理者日復一日地堅守與創新。

  從體制機制創新到服務理念轉變,從粗放管理到精細治理,玉門用五年時間完成了一場城市治理的美麗蛻變。如今,這座城市既有秩序的井然,又有人情的溫暖;既有現代化的設施,又有人文關懷的溫度。在這幅城市治理的新畫卷上,每一筆都凝聚着為民服務的初心,每一筆都描繪着美好生活的願景。(靳娜娜 方雪)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