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21 18:19:00 來源: 甘肅日報

科技賦能 當歸苗反季“生金”

2025-11-21 18:19:00     來源: 甘肅日報
字體:
分享到:

  當下,隴南市宕昌縣迎來中藥材採挖旺季。薄霧籠罩下的田野裏,藥農們正俯身田間,採挖當歸,來自省農科院的專家正在田間地頭來回測量測産,呈現出一派繁忙的高寒山區豐收景象。

  經實地測産,在宕昌縣阿塢鎮別竜村當歸設施育苗基地,採用反季節育苗技術的當歸畝産達到1301公斤,而同一地塊常規育苗對照畝産僅為644.6公斤,畝增産656.4公斤,實現産量翻番;在八力鎮中拉村海拔2604.6米的試驗田裏,設施育苗當歸再創佳績,畝産達1403.43公斤,較同一地塊常規育苗對照520.6公斤增産882.83公斤,增幅驚人。

  “通過實地測産,我們發現反季節育苗技術在大田移栽後顯著降低了抽薹率,保證了田間植株數量;優質當歸比例明顯提高,麻口病等病蟲害發生率大幅下降。”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漆永紅説,反季節育苗通過科學調控生長周期,使當歸在最佳環境條件下生長,有效規避了高寒山區氣候條件對藥材生長的制約。這一技術創新不僅解決了傳統種植中的技術難題,更實現産量與質量的雙重提升。

  四六分枝蓮花頭,優質當歸喜豐收。八力鎮中拉村種植戶張喜娃是這項技術的首批受益者。“當初縣上推廣反季節育苗技術時,大家都不了解、不敢嘗試。”張喜娃笑着説,“多虧政府工作人員上門動員,親自協調,從何家堡當歸育苗基地送來優質種苗,讓我帶頭種植試驗田8畝,動員全鎮群眾試種推廣30畝。”

  在宕昌縣農技中心的精心技術指導下進行産前、産中、産後服務,張喜娃的試驗田喜獲豐收。經省、縣專家組測産,畝産達到2800斤,預計8畝地總收入超過6萬元,較常規種植增産50%以上。“前半年乾旱少雨,能有這樣的收成,真要感謝黨的惠民好政策。”張喜娃説,這技術真是讓大夥抱上了“金娃娃”!

  反季節育苗技術為宕昌縣當歸産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當歸常規育苗移栽種植中,成藥期抽薹是制約當歸種植穩産和豐産的主要因素,當歸反季節育苗有效控制了當歸成藥期抽薹率,但育苗成本較高,且移栽後返青較慢,導致産量低而無法大面積推廣。

  省農業科學院中藥材研究所研究員龔成文介紹,通過田間觀察,反季節育苗當歸成藥期田間抽薹率在2%左右,常規育苗田間抽薹率在30%以上;現場測産結果表明,反季節育苗移栽當歸鮮産較常規育苗移栽當歸産量提高50%以上,大幅提高田間保苗率和産量。(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馮寶強 通訊員 劉國慶 尚金蘭)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