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永登 産業“土寶貝”變致富“金疙瘩”

特産展示
産業興旺,增收有路。在永登大地,高原夏菜鮮嫩、苦水玫瑰芬芳、七山羊肉和禾尚頭小麥極具特色,與這些相關的特色農業産業集群正以蓬勃的發展鋪就一條鄉村振興的致富路。近年來,永登縣深挖資源稟賦,優化區域布局,使高原夏菜、苦水玫瑰、永登七山羊、禾尚頭小麥、中藥材馬鈴薯與休閒農業六大産業形成“鏈式集群”,讓田間地頭的“土寶貝”變成群眾口袋裏的“金疙瘩”,奏響了農民增收與區域經濟共興的交響曲。
依勢布局,方能精準施策。永登縣循着山川脈絡優化産業版圖,讓每一寸土地都發揮最大價值:莊浪河灌區化身“高原夏菜綠色長廊”與“玫瑰川”示範區,大通河灌區發展優質玉米與馬鈴薯産業帶,西北部二陰山區有了“藥材谷”與“天然牧場”,西部山區成為旱作草畜結合試驗區,探索節水農業的新路徑。
2025年,“三個5”舉措新鮮出爐——5大特色農業産業園、5條高效農業産業帶、5個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為都市型現代農業勾勒清晰藍圖。從良種繁育到精深加工,從冷鏈倉儲到市場終端,一體化保供體系讓産業鏈不斷延伸、供應鏈更加有保障、價值鏈持續優化,讓農業産業既有“筋骨”,又有內涵。
優中選優 高原夏菜銷往遠方
在六大産業集群中,高原夏菜屬於“明星産業”。全縣20.6萬畝菜田年産預計52萬噸。莊浪河川的無公害蔬菜、西北片的冷涼型綠色蔬菜、大通河灌區的外銷蔬菜與設施蔬菜基地各有特色,構建起多元化生産體系。令人讚嘆的是,在海拔近3000米的武勝驛鎮石家灘村,農藝師薛在鵬團隊研發“三壟三溝”旱作節水技術,使曾只種青稞油菜、畝産不足400元的貧瘠土地,長出了暢銷長三角、珠三角的紅筍等精品菜,如今每畝收益達5000元,是過去的十一二倍。近十萬農戶靠着高原夏菜産業增收,全産業鏈産值突破10億元。
特中求新 “土名片”煥發生機
禾尚頭小麥與永登七山羊這兩個帶着“鄉土基因”的産業,正書寫着“小品種撬動大産業”的傳奇。作為明清時期的皇家貢品,禾尚頭小麥耐旱耐瘠薄,雖畝産不高,卻品質絕佳,面筋醇厚、口感筋道。如今永登1萬畝種植基地裏,禾尚頭小麥經加工企業打磨,製成麵條、燒鍋子,香飄四方,種植戶年收入輕鬆過10萬元。
永登七山羊則憑藉鮮美肉質獲評國家地理標誌農産品,成為名副其實的“地方名片”。在七山鄉魚盆村,村幹部帶頭引進紋山羊與本地山羊雜交,培育的新品種産絨量提升十倍,羊肉價格從每斤38元漲到45元,村民們的收入越來越多。如今全縣七山羊養殖規模達23萬隻,從散養到標準化養殖,走出了一條特色養殖路。
優中提質 中藥材馬鈴薯穩紮穩打
中藥材與馬鈴薯産業集群突出優中提質,全縣有11.4萬畝馬鈴薯田、4.44萬畝中藥材地,通過6個千畝標準化示範基地的帶動,黃芪、黨參等道地藥材通過有機認證,品質與口碑雙提升。從種到收,從初加工到精包裝,這條“綠色産業鏈”成為農民增收的“穩定器”。
“飼草種植+牛羊養殖+屠宰加工”這條閉環産業鏈,讓永登的農業資源實現高效利用,既保護了生態,又讓産業鏈的每個環節都能創造收益,實現了“變廢為寶”的綠色發展。
農旅融合 休閒農業激活新引擎
當農田變景區、農事變體驗,永登的休閒農業正煥發蓬勃活力。東方天潤現代農業示範園、越國開心農莊等基地各具魅力,連城鎮連城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而苦水鎮的玫瑰産業更是將農旅融合帶向了新高度。作為“中國玫瑰之鄉”,永登2萬畝玫瑰田年産800萬公斤鮮花,經龍頭企業深加工,變成精油、護膚品、發酵飲料等60余種産品,實現從“論斤賣”到“論克賣”的蛻變,附加值提升近五倍。
此外,投資1.76億元的玫瑰文化産業項目搭配玫瑰文化節、採摘體驗游,年吸引游客超20萬人次,讓全鎮玫瑰産業綜合産值突破2億元。如今,全縣休閒農業年接待游客260.06萬人次,營收達1.2億元,使縣域經濟發展有了新的增長點。
從傳統種植到科技賦能轉型,從單一生産到三産融合升級,永登縣六大農業産業集群如同六駕馬車,齊頭並進拉動鄉村振興。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每一株作物都承載着期盼,每一項産業都連接着幸福,這條以産業振興為底色的致富路正越走越寬、越走越好。
本報記者 周靖博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