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21 18:16:51 來源: 中國甘肅網

涇川:垣果川菜牛滿圈 全鏈賦能促發展

2025-11-21 18:16:51     來源: 中國甘肅網
字體:
分享到:

  涇水之畔,隴東大地,涇川縣立足“垣寬川平、氣候適宜”的資源稟賦,錨定“垣果川菜整縣牛”發展思路,以産業結構優化為突破口,以全鏈條升級為核心路徑,深耕牛、果、菜三大特色産業。通過技術賦能強根基、龍頭引領聚合力、利益聯結惠民生,讓特色産業從“單點種植養殖”升級為“全鏈協同發展”,既填滿了城市的“菜籃子”“果盤子”,更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繪就出産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振興畫卷。

  川道築綠棚小菜園結出“致富果”

  涇汭河川區的清晨,薄霧繚繞中,萬畝設施蔬菜産業園汭豐核心區已一片繁忙。一排排日光溫室、鋼架大棚如綠色方陣鋪展川道,棚內聖女果紅如瑪瑙、黃瓜脆嫩欲滴,辣椒順着架桿向上攀爬,菜農們穿梭其間採摘、整枝,指尖翻飛間勾勒出農忙盛景。這方“菜園子”能成為群眾的“錢袋子”,源於涇川縣對蔬菜産業的全鏈條培育。

  為讓菜農掌握“真本事”,涇川縣推行以工代訓、有償務工模式,定期組織技術培訓,將新品種特性、綠色種植技術送到田間地頭,確保先進技術快速覆蓋全區域。針對散戶種植缺銷路、缺管理的難題,縣裏依託涇美蔬、雄發果蔬等龍頭企業,聯動蔬菜産業聯盟搭建“統管統銷”&&,對農戶自主經營的大棚實行統一管理、統一銷售,讓菜農搭上企業的技術快車和銷售網絡,實現“地租+務工+自主經營”三重收益。

  “以前出門打工沒人要,現在在園區既當技術員又能務工,一年能掙3萬多!”汭豐鎮龍王村村民章玉存的話語道出了眾多菜農的心聲。這位經驗豐富的老菜農如今成了園區技術指導,收入穩定還能照看家庭。在他的帶動下,村裏不少無法外出務工的村民紛紛走進産業園,年均增收兩三萬元,曾經的“留守勞動力”變身産業發展“主力軍”。如今,涇川設施蔬菜不僅暢銷周邊城市,更通過冷鏈物流走向更遠市場,川道裏的綠色蔬菜,正成為村民穩定增收的“致富菜”。

  圈舍興紅牛産業鏈養出“幸福牛”

  沿着縣域産業發展主軸向北,鼎康高端肉牛育肥場內,現代化圈舍鱗次櫛比。毛色微紅、體型健碩的“平涼紅牛”或悠閒踱步,或臥地曬太陽,或啃食科學配比的秸稈飼料,不少牛還湊到全自動按摩刷前“享受服務”,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作為集育肥、種質研究、技術推廣於一體的標準化育肥場,這裡存欄“平涼紅牛”800多頭,是涇川“整縣牛”戰略的核心載體。

  涇川縣深知,産業做強離不開品種優化。縣裏與甘肅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建設“平涼紅牛”良種中心,配套種公牛舍、採精站等設施,飼養種公牛30頭,試驗生産細管凍精7.5萬支。通過建立新品種選育基礎檔案,組建核心群和擴繁群,運用基因聚合、胚胎工程等先進技術開展選育,建成核心繁育場1個、擴繁場3個,凍配改良點24個,為紅牛品種優化和種群擴大築牢根基。

  為讓紅牛“身價倍增”,涇川縣堅持“畜頭肉尾、農頭工尾”理念,打造集育種、養殖、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全産業鏈。培育鼎康、東牛等鏈主企業5家,産業化龍頭企業2家,建成1500噸真空冷凍乾燥生産線、年屠宰4萬頭牛生産線及冷藏庫,開發冰鮮分割牛肉等60多種産品,實現從“賣肉牛”到“賣牛肉”的轉型。同時,推廣“訂單養殖”“村企合作”模式,與廣東、武漢等地簽訂銷售協議,年銷售肉牛超800頭,破解散戶銷售難題。一頭頭“平涼紅牛”,不僅成為農戶的“存錢罐”,更成為拉動縣域經濟的“壯勞力”,讓“整縣牛”的發展思路落地生根。

  垣區育金果果園裏結出“增收果”

  涇川垣區,漫山遍野的果園層層疊疊,春華秋實間孕育着希望。走進高平鎮矮化密植蘋果生産基地,維納斯黃金、瑞雪、福布拉斯等新優品種苗木長勢旺盛,果樹修剪整齊,立架滴灌設施整齊排布,田間管理規範有序。作為“垣果”戰略的核心板塊,這裡正通過“護園強果”行動,讓老舊果園“煥新生”,讓新優品種“結金果”。

  緊扣西部精品農業樣板區和隴東南優質蘋果生産基地建設目標,涇川縣遵循“喬化護園抓提質、矮化增量擴規模、整縣強果延鏈條”思路,推進10項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9億元。在品種更新上,引進新優品種苗木45萬株,新建7處4000畝矮密栽培示範園;在基礎提升上,配套2828畝立架滴灌設施,改造低效果園3.8萬畝;在技術保障上,通過“線上+線下”“專家+鄉土人才”模式,邀請省市級專家開展技術講座31期,培訓果農2.62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8300余份。

  為從源頭保障果品品質,涇川縣全面推進果園標準化管理,完成病蟲害綠色防治16.5萬畝、修剪17.5萬畝、配方施肥17.6萬畝,為2.67萬畝蘋果豐産園投保政策性保險。如今,涇川蘋果已形成“種植-管理-採摘-加工-銷售”完整産業鏈,年産果品28萬噸、産值達26億元。優質蘋果不僅暢銷本地市場,更通過電商&&、冷鏈物流走向全國,標準化種植讓産量穩步提升,品牌化運營讓附加值持續增長,垣區果園既成為涇川的“生態名片”,更成為農戶穩定增收的“搖錢樹”。

  全鏈聚合力三駕馬車拉響振興曲

  産業興旺的背後,是涇川縣對全産業鏈發展的持續深耕。近年來,縣裏紮實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聚焦牛、果、菜特色産業鏈短板,主動學習外地先進經驗,爭取項目資金,盤活社會資源,推動三大産業從“單點突破”向“全鏈升級”跨越。

  在産業協同上,涇川縣構建起差異化發展模式:蔬菜産業形成“龍頭企業+産業聯盟+農戶”的協同格局,肉牛産業打造“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共同體,蘋果産業完善“專家指導+基地種植+品牌銷售”的發展體系。三大産業相互支撐、協同發力,不僅讓“垣果川菜整縣牛”的發展思路落地見效,更帶動全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激發鄉村經濟發展新活力。

  如今的涇川,川道裏的蔬菜大棚綠意盎然,垣區的蘋果園碩果飄香,圈舍裏的紅牛膘肥體壯。牛、果、菜三大特色産業如同三駕馬車,拉動縣域經濟穩步前行,讓農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土地上增收”。從技術推廣到品牌打造,從利益聯結到全鏈升級,涇川縣用特色産業築牢鄉村振興根基,用實幹擔當念好群眾“致富經”。這幅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畫卷,正在涇川大地持續鋪展,向着更富足、更美好的未來穩步前行。

  通訊員呂金龍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