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20 10:56:20 來源: 甘肅日報

逐綠前行 築夢家園——“十四五”時期平涼市聚力打造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進城市綜述

2025-11-20 10:56:20     來源: 甘肅日報
字體:
分享到:

  原標題:逐綠前行 築夢家園——“十四五”時期平涼市聚力打造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進城市綜述

  藍天白雲下的平涼中心城區風光秀麗。 姚志強

  秋沙鴨在崇信縣汭河上空展翅翱翔。

  靈&縣朝那鎮風光。

  莊浪梯田雲海。

  華亭市裕光村打造“詩畫田園”繪就和美鄉村。

  涇川縣官山溝流域綜合治理。

  崆峒區麻武鄉後溝村秋季景色。

  清晨,崆峒山雲海翻涌,古剎鐘聲驚起林間飛鳥;午後,涇河岸畔游人如織,口袋公園裏孩童嬉笑追逐;黃昏,鄉村民宿炊煙嫋嫋,遠道而來的游客品味着靜寧蘋果的甘甜……在平涼,類似這樣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場景,已成為日常畫卷。

  “十四五”以來,平涼市作為全國首批、甘肅省首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始終錨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發展定位,以建設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進城市為目標,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色低碳産業蓬勃興起、百姓生態福祉顯著提升。一組組紮實數據、一項項創新舉措、一幕幕生動實踐,共同書寫了平涼生態文明建設的亮眼答卷。

  系統治理 構築生態屏障

  近日,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從甘肅太統崆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傳來:紅外相機首次捕捉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華北豹的清晰影像。“這只華北豹體態健碩,步伐穩健,説明它在這裡建立了穩定的棲息地。”保護區副主任姚見新激動地&&。

  華北豹的現身,是平涼生態系統日趨完善的生動見證,更是“十四五”以來平涼生態治理成效的集中體現。

  數字無聲,卻最有説服力。截至10月底,平涼中心城區優良天數比率達90.7%,全市13個地表水國省斷面水質連續四年100%達標,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持續保持100%。這些亮眼數據的背後,是一系列創新舉措的系統集成與實踐探索。

  清晨5時,當城市還在沉睡,崆峒區柳湖鎮網格員畢滿堂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巡查工作。他手持智能終端,實時上傳大氣污染防治信息。“全區劃分5個一級網格、37個二級網格,300多名網格員共同守護這片藍天。”畢滿堂説。這種“網格化+信息化”的環境監管模式,讓平涼的環境治理更加精準高效。

  平涼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為涇河等10條市級河流量身定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市縣鄉村四級河湖長累計巡河湖17.8萬次,解決“四亂”及礙洪問題180個,創建市級美麗幸福河湖7段。

  與此同時,礦山生態修復工程紮實推進,全市爭取各類資金8587.3萬元,實施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5個,修復治理497.8公頃。特別是成功申報總投資5.16億元的“甘肅黃土高原生態屏障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範工程項目”在治理完成後,全市歷史遺留廢棄礦山圖斑治理率將達88%以上。

  “十四五”以來,平涼生態質量指數(EQI)提升至59.17,全市現有野生動物773種、植物254種,建檔古樹名木1330株。從層林疊翠的崆峒山到出門見景的口袋公園,從推窗見綠的宜居城區到如詩如畫的美麗鄉村,平涼的生態畫卷正徐徐鋪開。

  綠色轉型 創新産業路徑

  平涼市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推動産業體系從“黑色”轉向“綠色”,從“高碳”邁向“低碳”,在隴東大地書寫着産業轉型與生態保護相得益彰的精彩篇章。

  走進甘肅虹光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的無塵車間,智能化生産線正高速運轉。“我們能夠躋身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離不開綠色金融政策的精準滴灌。”公司總經理牛文鬥道出企業蝶變的關鍵。如今,該企業節能産品年銷售額突破2億元,並成功帶動8家配套企業完成綠色轉型。

  平涼紮實開展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實施科技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建立健全“規上”企業培育機制,精準制定“綠色金融”等扶持政策。截至目前,累計培育鏈主企業99戶,新增“規上”企業16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1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戶、創新型中小企業70戶,形成以點帶面、集群發展的産業新格局。

  傳統産業在平涼經歷着一場深刻的“綠色革命”。華亭煤業集團通過智能化改造,建成了西北地區首個智能綠色開採示範礦井;華能平涼發電公司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讓“煤電”披上“綠裝”。這些傳統骨幹企業的“綠色蛻變”,助力平涼市探索出了一條高碳産業低碳發展的新路徑。

  與此同時,新興産業在這片熱土上拔節生長。生物醫藥、新材料、智能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齊頭並進,幄肯中晶碳素複合材料、量維醫藥原料綠色製造、新仰韶微生物製劑等25個工業項目建成投産,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綠色新動能。

  “無廢城市”建設成效顯著。平涼海創餐廚垃圾處理、莊浪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成投運,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09%,資源化利用率達85.8%,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海螺水泥廠將粉煤灰、脫硫石膏等工業固廢“變身”為優質水泥原料,成為工業綠色轉型的“標配”。

  從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到發展動能的轉換提升,平涼用實踐證明: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這條産業轉型的生態路徑,正引領着平涼走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美好未來。

  目前,平涼市累計認定綠色工廠8戶(國家級5戶)、省級綠色設計産品3個、節水型企業2戶,13戶礦山完成綠色礦山建設,2戶獲“國家綠色礦山”命名。

  精準治污 守護藍天碧水

  “隨手拍張照片發朋友圈,點讚率很高。”今年暑假,來自寧夏的游客楊慧感嘆,“平涼的藍天和清新空氣,讓人流連忘返。”

  這背後,是平涼科學、精準、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堅實努力。

  “十四五”以來,平涼市一體推進治水、治氣、治土、治廢等環境治理工作,努力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城鄉環境質量不斷提升,處處呈現出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風貌。

  大氣污染防治是平涼生態環境治理的重中之重。全市部署開展機動車、燃煤、工業企業、揚塵、生活面源和臭氧污染防治“六大攻堅行動”,聚力實施中心城區散煤清零、機動車尾氣治理、市政建築工地污染治理“三大工程”。通過這些措施,全市實施居民清潔能源改造8835戶,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196&,報廢機動車63869輛,完成8&燃煤火電機組和3條水泥生産線超低排放改造。

  在水環境治理方面,平涼建立入河排污口責任主體、整改問題和依法審批“三張清單”,全市溯源排查入河排污口2160個,整治完成率達到99.8%。葫蘆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動的部署開展,以及3.23萬平方米人工濕地尾水凈化工程的建成,讓涇河等重點流域的水質得到明顯改善。截至目前,全市13個地表水國省斷面水質綜合評價連續四年全部達標,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持續保持100%。

  土壤污染防治同樣取得積極進展。全市嚴格重點建設用地用途管控,依法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103宗。農村環境治理與“和美鄉村”建設協同推進,累計完成587個行政村環境整治、614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41.79%。這些措施讓平涼的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為農産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生態提質 增進民生福祉

  “現在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每天都能呼吸到新鮮空氣。”家住崆峒區世紀花園小區的居民李秀賢每天清晨都會到樓下的口袋公園鍛煉身體。這個利用城市邊角地建成的小公園,如今已成為周邊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十四五”以來,平涼市以“一軸一帶多點”為布局,建成36處這樣的口袋公園,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生態建設帶來的福祉。

  涇河風情景觀帶的變遷更是平涼生態惠民的一個縮影。曾經雜草叢生的河灘地,如今已成為貫穿城區的生態廊道和市民休閒熱點。“以前這裡是荒地。現在成了家門口的公園,每天人來人往,特別熱鬧。”帶着孫子在景觀帶游玩的市民張翠平説。

  通過實施城市更新項目238個,敷設改造供熱、供排水、燃氣管網208.3公里,平涼的城市功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持續優化。2024年,平涼被確定為全國城市體檢樣本城市。

  在農村,生態建設也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靜寧縣推動蘋果産業“六鏈”融合,將蘋果種植與鄉村旅游相結合,打造觀光體驗項目。“‘六鏈融合’使産業附加值提升30%,周邊300多戶農戶年均增收近萬元。”靜寧縣蘋果産業園負責人張國棟介紹。

  不少鄉村同樣迎來“綠色蝶變”。崇信縣黃花鄉黃寨村通過“微改造、精提升”躋身省級“和美鄉村”,靈&縣中&鎮康家溝村打造民俗館、水景樂園等農旅融合項目,走出了一條生態富民的新路子。

  綠色生活方式在平涼蔚然成風。平涼市深入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系列創建活動,純電動公交車、出租車佔比分別達到81.82%和18.53%。註冊成立生態環保等市級志願服務隊伍27支,實名註冊志願者24.87萬人,形成了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氛圍。

  截至2024年底,平涼市累計減排氮氧化物2881噸、揮發性有機物295噸、化學需氧量4080噸、氨氮219噸,提前超額完成“十四五”減排任務。

  “十四五”以來,平涼市未發生重大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生態環境安全得到有力保障。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平涼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建設規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一系列政策的科學指引,更離不開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

  從華北豹回歸到涇河清流蕩漾,從産業綠色轉型到人居環境改善,平涼用實踐證明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這座隴東古城正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道上穩步向前,奮力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篇章。(田麗媛 楊曼藝)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