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出示今天的測溫記錄,你們是否按巡視要求完成工作?”11月18日,在220千伏早成線巡檢現場,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紀檢小組向工作負責人發出一連串精準的提問。這並非一次普通的業務檢查,而是該中心紀檢小組直插一線、護航電網安全的一場專項監督行動。隨着冬季負荷持續攀升,電網迎峰度冬保供電工作已全面開展,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紀檢力量聞令而動,將監督探頭精準架設於保電最前沿,以鐵的紀律為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構築起一道堅實的屏障。
冬日的隴南山區,寒意襲人,電網設備正經受着低溫、潮濕乃至局部覆冰的多重考驗。“保供電,首先保的是安全。任何一絲責任虛化、措施懸空,都可能成為電網安全運行的‘蟻穴’。”該中心紀檢小組負責人介紹。面對今冬明春電力保供的複雜形勢,小組立足“監督再監督”的職責定位,迅速將安全生産和電力保供納入政治監督重點內容。

輸電運檢中心“飛手”操控無人機巡視220千伏早成線
“報告,無人機巡檢發現早成線100號塔中相小號側引流線夾存在疑似過熱風險點,已拍攝高清影像並標記坐標。”在另一處跨越高速公路的重要線段,運維人員正操作無人機進行精細化巡視。這是該中心應對複雜地形和惡劣氣候,提升巡檢質效的關鍵舉措,也自然成為紀檢監督的重點關注環節。
“我們不僅要監督‘人有沒有到位’,更要監督‘新技術是否用到位、用出效’。”紀檢工作人員在現場一邊查看無人機回傳的實時畫面,一邊核對巡檢計劃的執行情況與缺陷發現的閉環流程。他們緊盯科技賦能運維的“最後一公里”,確保無人機巡線不只是“飛過了”,而是真正實現全方位、無死角的精細化排查,有效彌補人工巡線的視覺“短板”和地域“盲區”,讓隱患無所遁形。
監督聚焦於“效”,更聚焦於“果”。紀檢小組對發現的樹障隱患、線路缺陷建立專項監督&賬,從發現、上報、處理到驗收銷號,實施全流程跟蹤督辦,堅決杜絕“紙面消缺”“數字清障”,確保每一個隱患都實現實質性閉環管理。截至目前,該中心紀檢小組已累計監督跟進各類線路巡視20余次,推動協調完成通道內樹障清理約50余處,督促重要缺陷處理100%按期閉環,以最嚴謹、最務實的工作作風,督促專業部門深入挖掘問題、切實解決問題。
立足迎峰度冬這場年度大考,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紀檢小組將始終繃緊安全弦,握緊紀律尺,以常態化的監督、剛性的執紀問責,倒逼各項保供電措施不折不扣落實落地,全力確保主網主動脈安全暢通,為隴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群眾溫暖過冬提供堅強可靠的電力保障。(劉剛 任秉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