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來,涇川縣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推動工業經濟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加速轉變。截至目前,全縣工業企業達182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5戶,初步形成了以飼料生産、綠色建材、輕紡服裝、食品飲料、農副産品加工等多元産業為支撐的工業發展體系。
政策賦能,打造工業發展“強引擎”。涇川縣圍繞新型工業化發展方向,打出政策組合拳,為工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不僅&&了《涇川縣“十四五”工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等一系列專項規劃,更創新建立工業企業經濟運行分析調度、工業專班、“六必訪”等制度,累計解決企業用地、融資、用工等問題超百項。結合縣域資源稟賦與工業布局,提出“突出一個主陣地(工業集中區)抓建設,聚焦八大産業鏈抓項目,強化五項措施抓招商,實施八項行動強工業”的“1858”工作思路。推行工業“標準地”供應模式與“園區管委會+運營公司”運行機制,通過空間優化與模式創新,全面提升園區承載能力、産業聚集度與生産服務水平,為項目落地與産業升級提供優質平台。
項目攻堅,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涇川縣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形成“在建項目快推進、竣工項目早達效、儲備項目早落地”的良性循環。“十四五”以來,全縣累計實施重點工業項目59項,完成工業固定資産投資27.58億元。中能建分佈式光伏、10萬千瓦風電等新能源項目穩步推進,填補了縣域清潔能源規模化開發的空白。更令人振奮的是,平涼加銀機電微型振動馬達項目創造了“當年簽約、當年投産、當年入規”的涇川速度。今年,涇川縣緊抓項目施工黃金期,創新實行“倒排工期、挂圖作戰、節點推進”工作機制,全力推動24個在建項目加快建設。目前,瑤池玉液年産5萬噸天然礦泉水項目已建成投運,果聚源蘋果青汁、樂果源果脯加工等農産品精深加工項目進入收尾階段,即將投産達效。
內育外引,構建産業發展“新格局”。涇川縣堅持“引進來”與“育起來”雙輪驅動,通過精準招商補鏈條、梯度培育強主體,持續優化産業生態。在精準招商方面,深入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成功引進自然之星、三長環保、浙江運達風電等一批行業優質企業。在內育方面,實施優質企業梯次培育工程,動態更新規上企業培育庫,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指導。通過強化政銀企協同,累計為企業協調授信貸款9.6億元,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預計到今年底,全縣規上工業企業總數將達18戶,較“十三五”末實現翻倍增長,形成“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的梯次培育格局。
面向未來,涇川縣將緊扣全市“三區一城市”目標定位,積極推動隴東能源化工基地重點縣建設,依託煤炭、石油、鈾礦等資源優勢,着力打造隴東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區。(記者 趙嘯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