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申請臨時救助得折騰好幾天,現在不僅辦事效率高,還能免費複印材料,鎮上幹部真是把服務做到我們心坎裏了!”近日,在玉門市六墩鎮黨群服務中心辦理業務的昌和村村民張大爺,拿着剛辦好的手續,向身邊人誇讚道。這溫暖的一幕,正是玉門市深耕便民服務、提升群眾獲得感的生動縮影。

大廳煥新:“一站式”服務解煩憂
走進玉門市六墩鎮黨群服務中心,明亮整潔的環境讓人眼前一亮。醫保繳費、退役保障、勞務輸轉、民政救助、文化旅游、衞生健康、殘疾保障等窗口有序排列,“進一扇門,辦所有事”的標語格外醒目。各窗口前擺放的辦事指南和材料清單清晰明了,工作人員熱情主動,用語文明禮貌。“辦事群眾有任何疑惑,我們都會及時答疑,缺少材料一次性告知,絕不讓大家跑第二趟。”六墩鎮黨群服務中心主任裴永婷介紹。此外,大廳內的文化墻與宣傳標語,生動展示着文明創建成果,讓群眾在辦事過程中切實感受到“高品質服務”,以往群眾辦事常遇的“多頭跑、反復跑”問題,如今在這裡得到了有效解決。
服務下沉:“雙軌模式”破難題

考慮到農村地區老年群體佔比高、智能手機操作不熟練,且村民往返鎮政府辦事往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實際困境,六墩鎮精準施策,創新打造了“上門代辦+幫辦協辦”雙軌便民服務模式。鎮裏充分調動村“兩委”幹部、包村幹部及駐村幹部的力量,組建起專業服務隊伍,按照各自負責的網格區域,常態化開展便民服務。六墩鎮安康村的鄭大爺提起這項服務,連連稱讚:“以前辦慢性病複審,得專門找車往城裏跑,路上來回就要大半天,現在工作人員直接上門來收材料,省了我不少麻煩!”
而對於確需本人前往鎮裏辦理相關業務的村民,六墩鎮也提前做好貼心銜接——由包村幹部提前與鎮黨群服務中心溝通,明確所需材料清單並告知村民,避免村民因材料不全白跑一趟;同時,村組幹部還會主動為出行不便的村民協調鄰里順路搭載,或是提前告知公共交通班次,最大程度減少村民辦事的時間成本與奔波麻煩。家住昌盛村1組的李大爺,翻着手機裏剛辦好的社保繳費記錄,笑着説:“往年自己去鎮裏辦事,光路上就要半個多小時,要是忘了帶材料還得再跑一趟,現在網格員上門幫我繳醫保、做養老認證,真要去鎮裏打流水,幹部也會提前提醒帶啥材料,還&&&&順路的鄉親捎帶我,一點都不耽誤種莊稼,真是太方便了!”
貼心服務:織密民生保障網
為了讓便民服務真正觸達每一位群眾,六墩鎮構建起“全方位、無死角”的服務網絡。如今,無論是村委會公告欄的顯眼位置,還是農戶家中的客廳墻面,都整齊張貼着村幹部、包村幹部的姓名、&&電話,村民遇到社保查詢、證件補辦等需求,只需一個電話,工作人員便會第一時間響應,根據實際情況上門服務。對於留守老人、殘疾群眾等特殊群體,鎮裏更是格外用心,鎮村幹部聯合村醫、黨員志願者組建“暖心服務隊”,每月定期上門開展義診服務,為老人量血壓、測血糖、講解健康知識;逢年過節還會組織愛心義剪,邀請理髮師進村入戶,為行動不便的村民修剪頭髮;遇到村民家中衞生清理困難,志願者們還會主動幫忙打掃庭院、整理房間,用實際行動傳遞溫暖。
“以前孩子不在身邊,理髮、看病都得麻煩鄰居陪着去,現在幹部和志願者主動上門,啥都不用愁了!”獨居的王奶奶握着志願者的手,眼裏滿是感激。據統計,今年以來,六墩鎮已累計為群眾提供幫辦代辦服務90余次,涵蓋社保繳費、證件辦理、養老待遇資格認證等服務,按時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達到100%,直接惠及群眾2000餘人次,真正實現了“群眾動嘴,幹部跑腿”,讓便民服務的觸角延伸到村頭巷尾的每一個角落。
下一步,六墩鎮將繼續圍繞規範化、標準化、高效化方向,優化便民服務舉措,拓展水電費代繳、社保卡代領激活等服務範圍,推動“村民跑腿”徹底轉變為“服務上門”,讓便民服務的溫度傳遞到村頭巷尾,切實提升群眾的幸福感與安全感。(劉彤 吳亞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