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0月,永昌縣牛羊肉網銷額達3.14億元,同比增長29%,培育農特産電商企業50余家;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期間,全縣牛羊肉及各類農特産銷售額更是突破1300萬元,彰顯了電商賦能農産的強勁活力……近年來,永昌縣立足本地豐富的牛羊肉資源稟賦,主動搭乘電商發展快車,通過構建線上銷售矩陣、完善全産業鏈條、深耕産品品質等舉措,持續拓寬線上流通渠道,讓“永昌牛羊肉”這一特色名片借助數字東風遠銷全國,為縣域産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在城關鎮黃家學村黨支部領辦的村集體經濟—永昌四季源農業發展公司的牛羊分割生産車間內,自動化生産線高速運轉,工人們身着無菌工裝,在分割、修整、檢驗等崗位上精準操作。經過精細處理的牛羊肉進入低溫脫酸冷鮮環節,隨後被裝入定制保鮮盒與泡沫箱,內置生物冰袋鎖鮮,物流專員快速分揀裝車,這批新鮮産品將在48小時內送達抖音、淘寶、京東等主流電商平台的消費者手中。

“企業自11月份試營業以來,線下銷量穩步提升,為進一步拓寬銷路轉戰線上,目前日均線上訂單300多單,日銷售額超10萬元。”城關鎮黃家學村黨總支書記、四季源農業發展公司、合之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狄振財介紹道,為提升線上競爭力,團隊還針對不同平台特性制定差異化營銷策略,定期開展直播帶貨、發放優惠券等活動,就是要讓永昌牛羊肉走進更多家庭的餐桌,打響本土特色品牌。
黃家學村的産業升級,是全縣牛羊産業轉型的縮影。該村將牛羊養殖作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核心抓手,經過多年培育形成規模化養殖基地,合之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便是其中的標杆。從最初單一養殖、線下零散售賣的“小打小鬧”,到如今建成集養殖、精分割加工、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於一體的全産業鏈體系,合作社實現了華麗蛻變。
“以前最愁銷路,線下渠道窄,價格波動大,一年忙到頭賺不了多少。現在線上訂單排着隊,産品供不應求。”狄振財感慨道,産業鏈的完善不僅能讓産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還帶動周邊80余名村民穩定就業,人均年增收2萬餘元。
永昌牛羊肉線上走俏,根源在於過硬的品質。永昌牛羊以優質牧草為食,輔以少量有機精飼料,造就了其肉質鮮嫩、味道醇厚、高蛋白低脂肪的獨特優勢。這份品質底氣,也讓永昌電商産業園內的企業受益匪淺。在永昌縣西涼牧鮮食品有限公司的直播間裏,主播李曉寧正對着鏡頭細緻講解。
“我們主打永昌草膘牛羊肉串,都是當天鮮切現串,保證原汁原味。”主播李曉寧介紹説,團隊每天直播6-8小時,核心單品羊肉串、牛肉串深受青睞,平時日均訂單100單左右,銷售額1-2萬元;冬季進入銷售旺季,客單價提升至200元左右,日銷售額可達3-6萬元,復購率超過40%,很多客戶都是朋友推薦來的回頭客。

如今,電商已然成為永昌牛羊肉銷售的“主渠道”,還帶動小雜糧、藜麥、高原夏菜等20余種農特産品同步“觸網”熱銷。今後,永昌縣將持續深化“電商+農特産品”融合發展,重點推進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網絡,升級冷鏈保鮮設施,打通新鮮産品出村進城“最後一公里”;開展電商技能培訓,培育專業化運營和直播團隊,提升本土電商實戰能力;整合特色農産資源,統一“永昌農特”品牌形象,加大線上線下宣傳推廣力度等三大舉措,讓更多永昌好貨借助電商東風走向全國。(記者:宋一平 魯娜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