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20 17:48:20 來源: 正寧縣融媒體中心

正寧縣:藥香滿園富農家

2025-11-20 17:48:20     來源: 正寧縣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十四五”以來,正寧縣緊扣黃土高原生態優勢與地域特色,以柴胡、丹參、大黃等道地藥材為主導産業,通過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産和品牌化運營,推動中藥材産業高質量發展,讓古老的岐黃文化在新時代煥發蓬勃生機,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藥動力”。2024年,全縣中藥材總産量達4800噸,産值突破1.2億元,産品遠銷安徽亳州、河北安國等全國大型藥材市場,逐步實現從“零散種植”向“規模經營、品牌發展”的華麗轉型。

image.png

  正寧縣宮河鎮宮河村藥農正在用機械收藥材(彭曉龍 攝)

  正寧縣依託海拔適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自然條件,重點發展黃芪、黨參、金銀花、柴胡等道地藥材,形成“北部山區黃芪黨參種植帶、南部川地金銀花柴胡種植區”的産業布局。今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5.53萬畝,建成標準化種植基地8個,總面積2.5萬畝,包括宮河鎮南莊村500畝綠色標準化示範基地、山河鎮解家川村千畝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等,覆蓋全縣的規模化種植網絡已初具規模。

  在宮河鎮南莊村的丹丹紅種植家庭農場,300多畝藥材基地裏,丹參、柴胡、生地大黃等10多個品種長勢喜人。農場工作人員蘇雅娟介紹:“今年柴胡和丹參按照往年價格,全年産量可達350噸、産值120萬元。”這樣的成功案例並非個例。正寧縣創新推行“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發展模式,培育種植大戶79戶、家庭農場1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9個,通過“企業+基地+合作組織+農戶”的聯農帶農機制,帶動69戶農戶參與種植,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藥農們從傳統耕作轉向現代經營,真正實現“一縷藥香,富了一方百姓”。

  産業要發展,政策是關鍵。正寧縣將中藥材産業作為縣域經濟的重要引擎,強化組織、政策、科技“三大引領”,創新推行“企業+科研”模式,盤活撂荒地、疏林地等資源,突出“特”“優”戰略。與甘肅中醫藥大學合作建立中藥材種植技術研發中心,引進新品種,推廣標準化種植和綠色防控技術,通過統一供苗、施肥和管理,實現降本增效。

  正寧縣宮河鎮宮河村藥農正在撿拾藥材(彭曉龍 攝)

  為破解“種植易、銷售難、附加值低”的難題,正寧縣引進甘肅本草源中藥科技有限公司,建成集清洗、切片、烘乾、包裝於一體的初加工生産線,年加工能力達3000噸。同時,甘肅省步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作為龍頭企業,新建兩條中藥飲片生産線已全面投産,年産飲片3000噸,年銷售收入9000萬元,業務覆蓋全縣醫療機構並輻射周邊地區。這些舉措不僅延長了産業鏈,還提升了産品附加值,讓藥材從“田間到車間”無縫銜接,確保農民收益穩定增長。

  正寧縣的中藥材産業不僅是綠色富民産業,更是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通過品牌化運營,該縣加快推進中藥材品牌建設,以“雙綁雙帶”機制(綁企業、綁市場,帶農戶、帶産業)為核心,深化産學研合作。2024年,全縣中藥材産值1.2億元中,品牌産品佔比超60%,遠銷全國市場。

  通過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三化聯動”,正寧縣中藥材産業正穩步走在現代農業發展道路上,為農民增收、鄉村繁榮注入持久動力。2025年,全産業鏈預計新增就業崗位500個,帶動更多農戶共享産業紅利。(正寧融媒記者:彭曉龍)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