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慶陽市深入實施傳統節日振興工程,圍繞春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打造“市縣聯動、全域覆蓋、全民參與”的文化活動矩陣,全年累計舉辦各類主題活動420余場(次),吸引28.6萬人次群眾參與,全網傳播量超1500萬人次。
文旅深度融合成為活動亮點。第二十屆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期間,端午“非遺進景區”活動讓剪紙、香包等文創産品走進景區,帶動文旅消費升級;七夕省級主場活動開展“網紅帶貨·鄉味出圈”直播,農特産品銷售額達20余萬元;全市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8.3萬份,設立136個“鮮花換紙錢”兌換點,兌換鮮花5.8萬束,讓“文明祭掃”等理念深入人心。“提前預熱-活動開展-綜述發布”的閉環宣傳機製成效顯著,微短劇《兒女的家也是爸媽的家》播放量達1.6萬次,實現“小現場”撬動“大流量”的傳播效應。
一系列品牌活動成為文化名片。環縣開展“翰墨飄香·春滿環州”活動,為群眾贈送春聯2000余副;鎮原縣“非遺進景區”活動整合10項特色內容,推動非遺傳承與文旅發展同頻共振;市直部門開展“香包為媒·緣來是你”婚戀文化季活動,以非遺為紐帶引導青年樹立文明婚戀觀;慶城縣七夕省級主場活動獲評全省示範案例,15對新人參與傳統證婚禮,發出抵制高額彩禮倡議;1.5萬名高校學生參與大學生暑期文明實踐,開展230多場(次)基層服務活動;正寧縣重陽節活動惠及2500余名老人,用孝老宴、義診服務傳遞溫情;華池縣中秋節、國慶節活動融合紅色傳承與非遺展演,1.8萬人次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感悟家國情懷。(慶陽融媒記者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