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20 10:56:08 來源: 甘肅日報

奮發崛起正當時——“十四五”時期武威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綜述

2025-11-20 10:56:08     來源: 甘肅日報
字體:
分享到:

  原標題:奮發崛起正當時——“十四五”時期武威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綜述

  武威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熱土。

  武威市數智賦能高質量發展。

  武威市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大幅提升。

  古浪縣新堡風力發電場,“大風車”迎風旋轉,發出綠電。

  天祝馬牙雪山帳篷城美景如畫。

  甘肅重通成飛新材料有限公司風機葉片成型車間。

  武仙公路甘肅段建成通車。

  涼州區鄧馬營湖亞盛田園牧歌萬畝節水優質苜蓿種植基地。

  天祝縣哈溪鎮食用菌産業蓬勃發展。本版圖片均由金奉乾攝

  “十四五”以來,武威大地處處涌動着高質量發展的蓬勃生機——

  新型工業聚勢突破,特色産業聚鏈成群,綠色引擎動能澎湃;現代農業特色彰顯,“甘味”品牌香飄四方,武威農産品暢銷全國;文旅産業活力迸發,“涼州文化”遠播四方,“魂牽夢縈古涼州、揚鞭策馬武威行”已成為西北文旅新嚮往。

  ……

  “十四五”以來,武威市地區生産總值接連突破600億元、700億元,2024年達到750億元,預計今年達到800億元以上,實現“三級跳”。在全省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中,武威市先後12次榮獲“貢獻獎”或“進步獎”,書寫了趕超進位的奮進篇章,交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武威答卷。

  聚鏈成勢量質齊升

  重大項目,挺起了武威現代化建設的“硬脊梁”,暢通了高質量發展的“大動脈”。

  行走在騰格裏沙漠南緣,昔日的連綿沙丘已被整齊的光伏方陣重新“勾勒”。在古浪縣黃花灘,一座座新能源儲能電池倉如同巨型“充電寶”,積蓄着由陽光轉化而來的電能。

  武威市通過“源網荷儲”協同發展,不僅將荒灘變為“綠電沃土”,更吸引了大數據運算、新材料製造等一批綠色載能項目落地。全市82萬千瓦儲能裝機與抽水蓄能、煤電共同構建起穩定的“電力緩衝帶”,讓呼嘯的風與熾烈的陽光轉化為可穩定輸出的綠色電能。

  與此同時,在民勤紅沙崗戈壁灘上,浙能武威調峰火電項目的231米煙囪高高矗立。在民勤縣蔡旗鎮野潴灣村,作為“隴電入浙”特高壓直流工程的起點,武威±800千伏換流站建設現場一片繁忙。這條世界級的輸電通道,未來將把來自河西的“沙戈荒”的清潔電力源源不斷送往浙江。

  一個個重大項目,勾勒出武威市綠色能源發展的生動圖景,為武威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能。

  “十四五”以來,武威市共實施重大項目993個,完成投資1767億元,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長15.6%、高於規劃目標8.6個百分點。交通建設實現歷史性跨越,武威邁入高鐵時代,民勤通用機場、武仙高速建成投用。水利能源支撐持續強化,景電二期提質增效工程開工當年通水,河西走廊水資源配置一期工程積極推進,建成調蓄水池509個、7200萬立方米。全域碧波安瀾,澤被沃野田疇。

  招商引資,激活了武威趕超進位的“強引擎”,匯聚了開放崛起的“動力源”。

  “十四五”以來,武威市累計引進“三個500強”企業82家,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累計超1800億元。國際陸港“六大通道”覆蓋22個國家的46個城市,外貿進出口年均增長13.8%。

  武威市立足資源稟賦,培育形成9條重點産業鏈和5個百億級産業集群,現代化産業體系不斷優化,特色更加突出、優勢更加鮮明。新能源産業乘風而起,裝機規模從300萬千瓦躍升至1810萬千瓦,居全省第二位,全鏈産值突破百億元;特色農産品及食品加工業領先出彩,産值達到389億元,農業增加值連續11年位居全省前列;奶産業構建“1+6+N”全産業鏈,日加工鮮奶2100噸,“河西乳都”聲譽遠揚;新材料産業碳化硅産能佔全國56%;文旅産業爆火出圈,游客數與旅游收入分別為“十三五”末的5倍和6倍。

  長歌奮進,一個個特色産業集群,成為五年來武威着力調整産業結構、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堅實支撐。

  生態建設成效顯著

  “十四五”以來,武威市大力弘揚八步沙“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新時代武威精神,形成了“人人上、代代傳、步步走、苦苦幹”的防沙治沙“民勤模式”,全力打好“三北”工程六期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加快建設全國荒漠化治理樣板區,治理沙化土地386.5萬畝、風沙口 268個,建成518公里環綠洲防風固沙林草 帶,林草綜合覆蓋度達到47.23%,推動荒 漠化面積和程度實現“雙縮減”,創造了從

  “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治沙造林奇蹟。

  做好“水文章”,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武威市全方位推進節水、治水、興水、活水、護水、管水,全市萬元GDP用水量較“十三五”末下降41.3%。石羊河成功創建為全國首批美麗河湖,青土湖水域面積擴大到27.65平方公里,成為荒漠中的碧水明珠,全市水資源集約利用成效顯著。

  石羊河,是河西走廊三大內陸河之一,流域內水土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高,對武威農業發展至關重要。青土湖,作為石羊河的尾閭湖,曾在20世紀50年代末徹底乾涸。

  為了讓石羊河重現生機,讓青土湖重煥碧波,民勤縣展開了一系列艱苦卓絕的治理工作。立足“東拓陣地、西築堡壘、南護水源、北鎖風口、中保綠洲”的治理方略,以“三北”工程等項目為依託,統籌推進沙漠邊緣與腹地、上風口與下風口、沙源區與路徑區協同治理,完成了大面積的治理任務,初步形成了“鎖沙源、截路徑、固綠洲”的生態防護格局。

  站在石羊河民勤蔡旗斷面附近,放飛無人機,石羊河水波蕩漾、蜿蜒流淌,“沙漠明珠”水光瀲艷、碧波萬頃。

  守護藍天凈土,環境質量持續向好。武威市深入實施“控煤、管車、抑塵、治源、禁燃”綜合治理,城市PM10、PM2.5濃度較“十三五”末分別下降了22.7%、31.4%,環境空氣質量連續6年穩定達標,土壤與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全市地表水、飲用水水質優良率達100%。重點污染物治理提前兩年完成“十四五”減排目標,全社會能耗強度累計下降10%,生態底色愈發鮮明。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一座高質量發展的城市,須有鮮明的民生底色。

  武威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讓民生福祉成為高質量發展最溫暖的注腳。

  ——民生事業實現新提升。“十四五”以來,武威市民生支出達到802.82億元、年均增長3%,每年民生支出佔財政支出85%左右,城鎮年均新增就業1.7萬人以上。教育醫療資源持續優化,投入教育資金174億元、增長5.5%,新增教育用地903.4畝、學(園)位2.96萬個;“三甲”醫院增至4家,基層就診率連續5年位居全省第一,重離子治療技術走在全國前列,建成國內首個康養小鎮,累計治療患者2300多人。新增城市綠地303萬平方米,城市品質顯著提升,老舊小區煥發新顏,一刻鐘便民服務圈點亮幸福生活。

  金秋時節,武威職業技術大學迎來辦學史上的里程碑——首屆241名本科新生正式入學,標誌着學校成功實現從專科到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跨越。

  這批新生帶着對未來的憧憬步入校園,他們的到來為學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從專科教育到本科層次辦學的轉變,標誌着武威職業技術大學在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

  ——社會治理開創新局面。縱深推進主動創安、主動創穩,大力推廣“一條板凳法”“一碗燴菜辦喪事”等基層治理模式,歷史遺留問題妥善化解,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達到98%,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連續4年位居全省前列,連續8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平安甘肅建設優秀市”,用實實在在的治理成效托起了百姓“穩穩的幸福”。

  ——城鄉融合邁出新步伐。縣域經濟活力迸發。涼州區生産總值達到420億元、躋身中國西部百強區,民勤縣、古浪縣生産總值突破百億大關,天祝縣穩居全省民族自治縣首位,構建起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

  鄉村振興強業富民

  鄉村振興,農業産業需先行。武威乘勢而上強根基、促增收,奮力推進鄉村振興。

  隆冬時節,寒風凜冽。走進古浪縣富民新村,一排排日光溫室大棚鱗次櫛比。大棚裏綠意盎然,西紅柿、辣椒等蔬菜長勢喜人。村民何振田正弓着身子小心翼翼地打理着農作物。

  2018年通過生態移民易地搬遷在富民新村安了家後,靠着相關政策的扶持,他搞起了日光溫室大棚種植。在這裡,一座座日光溫室大棚成為移民群眾致富增收的“聚寶盆”,裝着農戶們的幸福感、獲得感……

  “十四五”以來,武威以“千萬工程”經驗為指引,繪製鄉村振興畫卷,讓鄉村煥新、農民增收。武威實施脫貧人口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73.7%的監測對象穩定消除返貧風險。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39.58萬畝,佔永久基本農田的59.2%,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全面推行“村集體+農戶+經營主體”模式,富民産業多點開花,農民收入增速領跑全省。武威市還推進農村基礎配套和環境整治,建成“四好農村路”近7千公里,實施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1.62萬戶,居全省第三位。創建省級示範村174個,古浪縣富民新村獲評“全國文明村鎮”,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成為幸福家園。

  蓬勃産業帶動增收,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美麗村莊煥然一新,鄉村振興更有底氣。

  在武威靜果食品有限公司,涼州熏醋、天祝牦牛肉乾、紅禿頭掛麵等特色産品琳瑯滿目,吸引不少游客駐足選購。直播區,主播正熱情介紹:“這是涼州小碗梨,梨肉清甜,還加了紅棗銀耳。”“古浪掛麵,細如髮絲卻筋道耐煮”……生動的講解瞬間點燃網友的消費熱情。

  從直播間到田間地頭,武威農産品正在完成一場從“土特産”到“金名片”的華麗轉身。在生産端,推行標準化種植養殖,用綠色認證築牢品質根基;在加工端,延伸産業鏈條,開發農産品深加工系列;在銷售端,打通線上線下渠道,依託電商平台建立“産地直供”模式;在服務端,配套農事研學、工藝體驗等增值項目,構建“生産有標準、加工有特色、銷售有渠道、服務有溫度”的一體化體系。

  城市,在變大;鄉村,在變美;産業,在變強;發展,在變快;後勁,在變足。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武威正加速奔跑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武威篇章。(金奉乾 甘曜毓 陳志鑫)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