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鎮原縣將黨建工作與園區發展深度融合,通過抓隊伍鑄魂、抓服務提效、抓産業賦能、抓民生紓困,精準嵌入黨建鏈與發展鏈,有效破解政企溝通、産業合作、營商環境等關鍵難題,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讓園區成為縣域經濟增長的“強引擎”。
抓“五懂一會”鑄魂工程,築牢黨建統領新高度。鎮原縣聚焦鍛造“懂黨建、懂園區、懂産業、懂項目、懂管理、會服務”的專業化隊伍,創新“黨員領學+互動提問+專題研討”常態化學習機制,圍繞黨的創新理論、招商引資策略等核心領域開展深度學習研討,夯實思想根基與人才支撐。深化組織嵌入,推進園區企業“黨建入章”,落實黨組織班子成員與企業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實現企業黨組織書記100%由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擔任。開展“雙強六好”黨組織創建和黨員“三崗聯創”活動,今年以來評選企業“先鋒崗”“示範崗”黨員30餘人次,打造聖越農牧“紅綠融合”、金星啤酒“六個引領”等特色黨建品牌。建立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串聯上下游企業黨組織,破解區域合作、金融服務等堵點問題,形成黨建統領園區發展的強大合力。
抓“3個1%”極致服務,鍛造發展保障強硬度。秉持“1%希望付百倍努力、1%需求供百分服務、1%利潤做滿分工作”理念,園區黨工委與稅務局、市場監管局等單位結對共建,在孵化基地設立“惠企服務專區”和“一站式”服務窗口,提供高效便捷服務。科學編制《投資指南》,先後外出招商9次,赴津、粵、浙等7省市精準對接低空經濟、新能源裝備製造等領域企業63戶。推行“簽約即審批、履約即進場、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産”全周期服務機制,為項目落地提供“保姆式”保障。組織“我為企業作推介”技能大賽,助力金星啤酒、康豐糧油等企業參與産品供需對接會、對接大客戶,有效拓展市場空間,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抓“四個一批”育企計劃,深耕産業賦能新深度。實施“盤活存量、升級傳統、引進新興、培育名優”分類培育策略,激活園區産業發展內生動力。通過資産重組、入股合作等方式,招引甘銳斯生物公司盤活杉城公司資産,推動隴東包裝公司資産轉讓,讓2戶老舊企業重煥生機。爭取東西部協作資金900萬元,支持聚廣利辣椒數字化智慧工廠建設,通過技改提升、協調融資等舉措助力傳統企業擴産提效。成功招引天津瑞豐達光伏支架製造項目,投資0.5億元成立瑞豐達(甘肅)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建成年産3GW光伏支架生産線。依託白羽肉雞全産業鏈,服務聖越農牧加工二廠、飼料二廠投運,推動聖農公司熟食加工廠項目落地,不斷延伸産業鏈條,提升品牌影響力。
抓“五大服務”長效機制,厚植惠民紓困真溫度。整合資源平台,構建“規劃管家、孵化管家、安環專家、服務窗口、幹部聯企”五大服務體系。建立“黨小組(黨員)+企業”常態化對接機制,“一企一策”收集並解決企業訴求;編制《集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5項區域評估,為企業提供科學規劃指引;優化“管委會+運營公司+企業”模式,完善孵化中心、人才公寓等設施,年內吸引3戶工業企業、4戶商貿企業“拎包入住”;建成污水處理廠一期、二期工程,築牢設施安全保障;組建黨員骨幹“代幫辦”專員隊伍,提供上門服務300余次,為新開工項目幫代辦40多次。實施“百名幹部幫百企”專項行動,23名黨員幹部包抓服務企業,通過網絡助銷、幫辦實事等活動,持續擦亮營商環境“金名片”。(鎮原融媒全媒體記者 張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