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19 17:49:19 來源: 隴東報

G244線慶陽過境段公路項目小崆峒特大橋全橋貫通

2025-11-19 17:49:19     來源: 隴東報
字體:
分享到:

G244線慶陽過境段公路項目小崆峒特大橋俯瞰。慶陽融媒記者 薛亮 攝

  11月12日,G244線慶陽過境段公路項目小崆峒特大橋實現全橋合龍,標誌着項目建設取得關鍵性突破,為後續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小崆峒特大橋全長864米,主橋採用(88+160+88)米三跨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連續剛構體系,主梁為單箱單室三向預應力結構,最大懸澆節段重量達252.5噸。開工建設以來,面對地質條件複雜、高空作業多、安全風險高等多重挑戰,中交一航局項目團隊緊盯節點、精準施策,全力推動工程高質高效建設。建設過程中,成功攻克濕陷性黃土地區超長樁基施工難題,冬季攻堅完成60根92米長樁基施工;通過構建坡頂截水溝、平台RPC排水溝等組成的綜合排水系統,從源頭遏制水土流失,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

  “針對慶陽濕陷性黃土這一地理特性,我們前期做了研究與方案論證,邊坡採用分級開挖以及分級防護的形式,橋的基礎是混凝土灌注樁,最長樁長92米。施工過程中採取提前配置泥漿配比、設備套打等工藝,確保成樁質量。”G244線小崆峒特大橋項目部常務副經理楊大利説。

  為保證小崆峒特大橋懸臂現澆箱梁施工在技術上可行、安全上可靠、質量上可控、工期上可管,項目團隊採用挂籃懸臂現澆法,4個“T”構同步對稱推進,確保了施工安全與結構平衡。合龍階段運用千斤頂頂推、外剛性骨架鎖定、臨時預應力張拉等多項技術組合工藝,確保橋梁線形流暢、結構穩定。

  G244線小崆峒特大橋現場施工員李琦介紹:“主橋上部結構採用4套挂籃進行平衡澆築,以達到施工速度快、線型流暢,保障平衡施工的安全性。合龍的過程中採用平衡泄壓澆築法,在澆築過程中將同樣的混凝土重量和水的重量同步進行置換,保證了全橋合龍的精度。”

  此次全橋合龍,為後續的橋面附屬工程及交安設施安裝提供了前置條件,為G244線慶陽過境段全線通車奠定了基礎。項目建成後將極大改善沿線群眾的出行條件,對於促進沿線農特産品銷售和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助推慶陽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意義重大。(慶陽融媒記者石強、薛亮 通訊員李紅濤、張麗娜)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