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時節,漫步於臨夏縣北垣鎮,一幅生機盎然的鄉村振興畫卷展現在眼前——嶄新的柏油路取代了昔日坑洼舊道,蜿蜒至村社;現代化日光溫室拔地而起,孕育産業新希望;依山就勢的木棧道初現雛形,勾勒出文旅融合的美麗曲線。
“十四五”時期,北垣鎮圍繞垣上垣下一體化發展目標,依託國家農業産業強鎮和民族團結示範區建設,以基礎設施為基石、特色産業為引擎、文旅融合為特色,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見效,譜寫“生態美、産業興、百姓樂”的嶄新篇章。
富民路通到家門口
暢通鄉村振興“血脈”
“以前的硬化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現在鋪上瀝青,路也寬了,出行、接送孩子都更方便安全。”堡子村2社村民張恩祥談起家門口的變化,幸福的事數也數不過來。他口中的“幸福路”,正是堡子村剛完工的道路鋪油項目。
此次道路提升工程涵蓋兩個路段:張家路口至農旅産業路,全長2.2公里,拓寬至5米;“而已庭院”至百益鮮花港路段,全長0.8公里,拓寬至4米。兩條道路總長3公里,將村莊、産業與外界緊密相連。
“堡子村今年實施道路提升和渠道襯砌項目,7月中旬啟動,目前3公里道路拓寬鋪油已完工,渠道襯砌預計11月中旬完成。”堡子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馬文燕&&,“道路提升既美化了村容,也方便了群眾出行。我們將繼續以提高群眾幸福指數為目標,紮實推進各項工作。”
道路貫通不僅方便群眾出行,更為沿線經營者帶來機遇。而已庭院農家樂負責人對通車後的前景充滿期待:“路好了,客人來得更方便,生意一定能更上一層樓!”道路升級為農旅産業注入新活力,也讓村民對美好生活有了更實在的期盼。這條柏油路,鋪的是路,連的是心,通向的是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多元産業“百花齊放”
夯實強村富民根基
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關鍵。北垣鎮産業發展呈現多元業態齊頭並進的景象。
堡子村規模宏大的現代農業項目——臨夏縣2025年日光溫室建設項目正加緊推進。項目負責人李良志介紹,該項目佔地354.42畝,計劃建設日光溫室101座,總概算4199.42萬元。“項目建成後,農戶將是最大受益群體。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0%,計劃11月30日竣工驗收。”這些現代化溫室將成為北垣鎮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新引擎。
這僅是北垣産業圖景的一部分。近年來,北垣鎮農業呈現“百花齊放”態勢:高原夏菜直銷外地,打開市場銷路;百益玫瑰、芍藥鮮切花産值可觀,綻放“美麗經濟”;小康飼料、眾博雞蛋和燎原瑞園奶牛等傳統種養業持續發展。更令人欣喜的是,“伊客拉穆”“博強”等本土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讓北垣優質農産品有了更響亮的名片。
一系列舉措紮實落地,結出豐碩成果。北垣鎮通過推動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有效帶動群眾就近就業,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170元左右。産業正成為群眾增收的“源頭活水”,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文旅設施提質升級
繪就生態宜居新畫卷
作為縣域鄉村旅游提質升級的關鍵項目,北垣垣頭文旅産業提升工程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崔家村段施工現場,工人正進行刷漆、檢修護欄等收尾工作。一條依坡而建的木棧道輪廓初顯,整潔外觀與錯落有致的觀景視角,雖未完全竣工,已吸引眾多周邊群眾“打卡”體驗。
臨夏市民王彩霞高興地分享:“我平時喜歡爬山鍛煉,上周來北垣發現了這條新棧道,既能安全爬山,又能健身,是日常遛彎、鍛煉的好地方。”
據了解,該項目投資銜接資金380多萬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潮音寺以南500多米木棧道、崔家村400多米木棧道,並配套路燈、觀景平台等設施。“項目將於11月底全面完工並投入使用。”這條串聯山水與民生的“生態步道”,不僅為健身群眾提供集健身、休閒、觀景於一體的複合空間,更將以點帶面,激活北垣垣頭生態旅游資源。
如今,依託垣頭路區位優勢,北垣鎮成功打造68家“北垣人家”農家樂集群和10余處特色露營打卡點。據統計,今年累計接待游客近100萬人次,旅游收入超1億元。文旅産業的崛起,不僅美化了鄉村環境,更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成為推動縣域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新亮點。
民生項目暖人心,文旅提質促發展,産業興旺富百姓。北垣鎮的實踐表明,以項目建設強基固本、以特色産業蓄勢賦能,能有力促進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廣袤的北垣大地上譜寫出更加絢爛的和美鄉村新篇章。(記者 趙淑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