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走進木缽鎮木缽街村,20位村民正幹得熱火朝天,或揮舞着掃帚清掃街道,或忙着搬運堆積的雜物,或拿着工具清理着道路兩旁的垃圾。他們分工明確、配合默契,用實際行動為改善村莊環境貢獻着自己的力量。而這樣的場景,在環縣各鄉鎮正如火如荼地不斷上演着。

連日來,環縣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為目標,積極行動、全員參與,從村組街道到交通幹線,從田間地頭到農戶庭院,全方位、無死角地紮實推進環境衞生整治各項工作,一場覆蓋全域的環境衞生整治行動井然有序的開展,讓鄉村顏值域群眾幸福感同步提升。
木缽街村作為此次環境衞生整治行動的典型代表,整治工作開展得紮實有效。村黨支部書記韓棟介紹:“我們村制定了詳細的環境衞生整治方案,劃分了責任區域,明確每戶村民的職責。同時,組織了專門的監督小組,定期檢查整治成果,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在具體整治過程中,村民們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木缽街村西街隊的村民孫建峰感慨地説:“以前街道上雜物多,走路都不方便,現在清理乾淨了,村子越來越美,看著心裏敞亮,住得也越來越舒心,這才是我們嚮往的鄉村生活。”
據了解,此次環境衞生整治行動,木缽街村共清理街道雜物4噸,整治交通幹線4.5公里,整理農戶庭院13戶。通過整治,村莊環境煥然一新,村民的環保意識也得到了顯著提高。

離開木缽街村,驅車進入樊家川慕家河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錯落有致、乾淨整潔的院落。門口一塵不染的院子角落,草垛擺列得整整齊齊;一條寬敞平坦的柏油路在夕陽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宛如一條金色的絲帶。
在慕家河村,同樣是一派繁忙的整治景象。30位村民分工協作,他們揮動着鐵锨,用力剷除主幹道路旁頑固的雜草;緊握掃帚,仔細清掃着背街小巷的每一寸路面;深入河道溝渠,不顧寒冷,徒手清理着溝渠內堆積的淤泥、廢棄垃圾等,確保排水暢通無阻。對於公路沿線的區域,他們認真細緻,將散落在路邊的碎石一一撿起,集中堆放;對房前屋後、閒置地塊等區域的積存雜物,逐一進行清運。同時,工作人員還耐心地引導村民規範庭院物品擺放,幫助村民將農具、雜物等整齊收納,推動鄉村整體環境得到顯著提升。
“整治行動中,我村黨員志願者率先垂範,公益性崗位人員履職盡責,廣大村民積極響應,形成‘全員上陣、分工協作’的治理格局,並通過入戶宣傳、微信群推送、示範帶動等方式,廣泛宣傳環保理念。”據慕家河村黨支部書記慕萬萬介紹,今年全村衞生整治累計12次,完成河道清淤200多立方米,修築排洪渠629米,補水毀道路近20處,並清運垃圾近300立方米。
慕家河村的美麗蝶變是樊家川鎮全力推進和美鄉村建設的生動實踐。“近年來,樊家川鎮堅持以實現村容村貌凈美、宜居宜業和諧為目標,結合村情民情、自然條件、資源稟賦,以點帶面推進和美鄉村示範村建設工作,多措並舉扮靚鄉村面貌、培育特色優勢産業、創新鄉村治理路徑,努力形成‘建好一點、帶動一片’的強大示範效應,讓鄉村在振興道路上增‘顏值’、提‘氣質’、升‘品質’。”樊家川鎮副鎮長高武政&&。
環縣堅持從“細”處着手、“實”處發力,持續推動“微改造、精提升”行動,引導群眾從“被動參與”轉為“主動維護”,營造“人人動手、共建家園”的濃厚氛圍,為鄉村的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記者:馬蓉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