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19 18:17:59 來源: 玉門市委宣傳部

玉門:黨建為引 聯農帶農蹚出增收新路

2025-11-19 18:17:59     來源: 玉門市委宣傳部
字體:
分享到:

  近年來,玉門市清泉鄉立足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以黨建為引領,聚焦生態搬遷後群眾如何穩得住、能致富,以及設施農業如何煥發生機等關鍵問題,創新實施“集中代養、舊棚改造、空茬棚恢復”等舉措,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聯農帶農促增收的路子。

  “集中代養”解決搬遷難題

  “搬了新家,原來養的羊怎麼辦?”這曾是困擾不少生態搬遷戶的難題。清泉鄉巧妙運用“黨建+産業”模式,謀劃建設生態避險搬遷畜禽集中代養基地。通過“大戶帶散戶”的聯動機制,為搬遷戶、監測戶、中間群體等提供專業的代養服務。

  “鄉里為我的羊找到了代養的人,解決了我最頭疼的事,這讓我心裏踏實多了!”受益的搬遷戶李忠高興地説。目前,該模式已為15戶農戶代養了120余只羊,有效保障了他們的持續收入。同時,村集體也通過參與管理運營等方式,實現了年增收,可謂一舉多得。

  “舊棚新生”盤活閒置資源

  在甘溝橋生態産業園和萬畝人參果基地,面對部分溫室大棚閒置(空茬棚)的情況,清泉鄉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頭種植。“我們黨員帶頭先種起來,讓大家看到效益,跟着幹!”清泉村黨員帶頭種植49座,棚均收入4萬,村集體自營40座,年收入12萬;躍進村村兩委班子帶頭承包種植20座溫室,選育高附加值農産品,利用豐泉商貿平台銷售,並帶動60歲以上群眾零工就業20人,預計棚均增加集體收入超1萬元。看到先行者嘗到了甜頭,其他農戶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鄉親們紛紛&&:“看到村集體和帶頭人都種得那麼好,咱們跟着幹準沒錯!”很快,一批空茬棚被重新簽約復種,園區資源利用率顯著提升,産業發展的信心也更足了。

  集體經濟拓寬致富道路

  為進一步延伸産業鏈條,清泉村牽頭成立了豐泉商貿公司,採取村企合作、多村聯營的模式,聘請專業團隊運營。“我們主要負責對接訂單和核算,公司運營專業,分工合作!”清泉鄉清泉村黨支部書記李剛介紹道。這種模式不僅帶來了可觀營業額,也為村集體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分紅。

  同時,清泉鄉建立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由村集體根據市場需求為農戶提供種苗,農戶生産的産品再由公司統一收購銷售。這既解決了“種什麼、賣給誰”的問題,也帶動了當地群眾就業增收。

  除此之外,閒置資源也不能浪費,鄉里還通過招商引資的形式盤活周邊資源,發展特色餐飲等業態。“我們提供場地,合作方負責經營,收益按‘保底+分紅’模式分配,既能增加集體收入,也能帶動鄉親們務工增收。”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幹部濮國濤介紹道。

  清泉鄉在聯農帶農機制上的探索,是黨建引領下集體與農戶同心協力、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接下來,清泉鄉將繼續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不斷豐富和完善聯農帶農的“清泉模式”,努力繪就産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的壯麗畫卷!(周慶華 濮國濤)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