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尋境敦煌”展示中心,游客佩戴專業設備即可“步入”藏經洞鑒賞壁畫,感受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敦煌“四大演藝”用聲光電技術再現絲路繁華;敦煌文創盲盒線上線下持續熱銷,多次出現斷貨補貨現象……敦煌,早已不是一個地名,通過數字化保護築基、學術研究賦能、業態創新轉化、全球化傳播的有效機制,敦煌文化IP煥發出蓬勃生機。

敦煌研究院與全球科技團隊合作,推出“尋境敦煌——數字敦煌沉浸展”等系列項目,將莫高窟第285窟等經典洞窟以三維建模技術高精度還原。積極探索文化遺産數字化保護,建成全球首個區塊鏈數字文化遺産共享平台,吸引37國研究者共創共建。沙州藝境數字美學空間,借助VR、AR等技術,讓游客在歷史與現代、現實與虛擬、科技與文化的交織碰撞中,由“旁觀者”化身“劇中人”。

以《又見敦煌》《樂動敦煌》《敦煌盛典》《千手千眼》為核心的“四大演藝”,“十四五”期間累計演出7901場,接待觀眾超375萬人次。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體驗劇《樂動敦煌》通過復原50余件敦煌古樂器,借助全息投影與3D威亞技術,讓“反彈琵琶”“胡旋舞”從壁畫中“飛”入現實。憑藉創新的體驗模式獲評“2023年度(行業)最佳文旅項目”“2024夜間旅游優選項目”。

敦煌書局深挖《敦煌遺書》價值,將傳統書法、紋樣融入文具;敦煌印局則以“印章為媒,文化為魂”,其産品開發與品牌定位既延續了敦煌文創“傳統活化”的基因,又以印章這一獨特載體構建了新的文化表達方式;敦煌無界攜手能人工匠,以“九色鹿”“反彈琵琶”等經典元素打造陶藝、刺繡等作品;新晉亮相的敦煌規局則聚焦“規制傳承+生活美學”,進一步拓展IP價值邊界,形成多元産品矩陣。文創盲盒、盲袋線上線下持續熱銷,今年以來,敦煌文創銷售額同比提升20%,實現了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的雙重提升,成為傳統文化活化傳播的生動範本。(張文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