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企融合是金昌發展最典型的特徵之一,“十四五”期間,金昌市積極推動市企融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十四五”以來,金昌市和金川集團牢固樹立“金川興則金昌富、金昌美則金川榮”的理念,堅持目標同向、行動同步、工作同頻,持續拓展市企融合深度和廣度,共同譜寫了市企融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具體體現在五個方面:
堅持科技共強。金昌市堅持“産業出題、科技答題”,圍繞關鍵領域和重點産業鏈,以金川集團為引領,強化鎳銅鈷産業關鍵核心技術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磨砂面超軟銅帶、大寬幅純鎳帶材、4N5無氧銅等科技成果實現突破、填補空白,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3.58億元,較2021年翻了一番;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89件,較2021年增長3.99件;金川集團科技投入年均增長10.2%,科技成果轉化率達75%,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科技進步獎15項、省科技功臣獎1項、省優秀科技創新企業家獎1項。

磨砂面超軟銅帶(資料圖)
推動産業共育。金昌市立足大局、融入全局,市企共同推動傳統産業固本升級、新興産業創新育新、未來産業謀劃布局,合力構建具有金昌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金昌經開區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産業入選全國第三批外經貿提質增效示範項目,金白蘭武有色金屬集群入選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群,産業鏈集群效應加速形成,“2+4”現代化産業産值今年預計可突破2500億元,年均增長達35%左右。
深化項目共建。金昌市堅持“項目為王”,市企主要領導共抓“五個清單”項目建設,實施市企融合項目346個,總投資2270.4億元,金川集團拉動全市産業投資在70%以上。金昌市緊緊依託金川集團這個最大的“商”,堅持項目共謀、線索共享、客商共談、活動共辦,聯合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舉辦省屬企業新材料新能源産業鏈招商暨産品推介大會、中國産業轉移甘肅新材料專題對接等活動,共同洽談項目100余個、引進落地項目11個,到位資金達54.32億元,並成功簽約廈門國貿、中國五礦、中信金融、貴州磷化等“三個500強”企業。

第三十一屆蘭洽會金昌市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大會(資料圖)
強化人才共享。金昌市深化市企融合聚力打造新時代人才發展共同體,促進人才資源融合共享,互派67名優秀年輕幹部人才至基層墩苗成長、一線練兵提能,返聘金川集團原總經理李尚勇等40名退休人才擔任科技發展顧問、産業發展智庫成員和職業院校授課教師,先後柔性引進南開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高層次專家人才45人,以“帶編入企”“市引企用”等模式擇優選派35名專業人才到重點産業鏈企業開展為期3年的專項服務,推動實現了人才與産業的深度融合與雙向賦能。
聚焦民生共保。金昌市堅持把滿足全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共同責任,創新開展鏈主企業帶鎮、龍頭企業帶村行動,金川集團産業項目帶動周邊農民就業1200餘人;攜手推進城市規劃、建設、治理,共同實施城市道路改擴建和路燈更換等項目,着力解決了道路不平、路燈不亮、出行不便以及城市內澇等諸多群眾煩心事。聯合組建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選派3名專業醫護人員長期駐點幫扶永昌縣人民醫院,推動集團內115項檢驗檢查結果實現互認,助力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有效提升。
金昌與金川集團同呼吸、共命運,長期秉持“一家人”理念、“一家親”情懷,走出了市企融合高質量發展之路,譜寫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金昌實踐新篇章。(記者:暢耀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