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鎮原縣方山鄉緊扣“基礎提升、服務提效、作用提質”目標,堅持“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黨建引領作用就發揮到哪”,系統謀劃鄉村振興、民生幸福、基層治理三大領域多元實踐,全面激發産業發展新動能、服務保障新溫度、基層治理新效能,為鄉村振興注入堅實組織力量。
走進位於方山鄉賈山村的肉羊養殖小區,10棟標準化羊舍依次排開。賈山村黨支部書記楊明金介紹,該養殖小區投資50萬元,從規劃選址到建成投用,僅用了3個月。
今年4月,方山鄉黨委推動“黨建鏈”嵌入“産業鏈”,通過“黨員責任區+集體示範區+致富標兵區+養殖專業區+保障服務區”五區融合,整合村集體資源,創新推行“單戶承包、多戶聯租、農戶託管、集體兜底”四種養殖模式,聚力建設肉羊養殖小區,按科學養殖標準,配套建設2座草料棚、10處獨立露天跑場,年存欄量最高可達1000隻。
為推動産業鏈向銷售端延伸,方山鄉黨委還註冊“原州原味·方山甄選”品牌,建成新型電商直播基地,推廣隴東黑山羊肉、紫小麥麵粉、土蜂蜜、小雜糧等農特産品,年銷售額突破500萬元,帶動200余戶農戶戶均年增收2萬元,實現從“産得好”向“賣得好”轉化。
秉持“民思我想、民呼我應、民困我幫”理念,方山鄉黨委以蒲河村幸福互助院為陣地,整合黨群服務中心資源,組建“朝花夕拾”志願服務隊,招募志願者37名,聚焦“一老一小”群體,推出日間照料、陪診助醫、精神慰藉、助餐服務、民俗傳承等15個精品服務項目,精準覆蓋278名老年人和179名兒童,年內累計開展服務132場(次),提升農村養老和兒童關愛的實效性。
蒲河村幸福互助院是2025年省、市、縣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由村部改造而成,面積140平方米,設餐廳、活動室、休息區,可同時滿足40人同時就餐、32人同時活動。
“政府補一點、個人出一點”,互助院以低成本運營,結合志願服務,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健康體檢、理髮等服務。自今年7月運行以來,已累計服務就餐老人172人次,開展義診、理髮活動3場,社會滿意度達100%。
今年1月,方山鄉方莊村村民席某為方便大家,修生産路時不小心佔了劉某家的耕地。劉某一怒之下,直接挖斷了新路,兩人爭執不下,場面一度僵持。
村黨支部書記張正榮並未硬性調解,而是將兩人請到“鄰里議事院”,方山鄉黨委、人民調解員、村“兩委”、村民代表等多方圍坐,從拉家常慢慢切入正題。張正榮引出“六尺巷”的典故,人民調解員耐心講解土地政策和法規,村民代表們真誠勸説雙方以和為貴,最終,兩人握手言和。
近年來,方山鄉黨委深挖“六尺巷”禮讓精神內涵,將群眾自發出讓的宅基地改造為“小戶灣鄰里議事院”,推行“小組精治”,構建“黨委政府-村黨支部-戶情總管-黨員群眾”多元治理網絡,創新推行“147”矛盾調解法,選優配強7名戶情總管,踐行“一線工作法”,把決策討論場所搬到田間地頭、農家院落。推行“群眾説事、鄉賢協商、幹部落實”三步議事法,打造“方寸有治、山川秀美”黨建品牌。同時,深化“微光·十百千”我為群眾辦實事行動,打造“15分鐘黨群服務圈”,以“一碗燴菜過白事”遏制鋪張浪費,以“一約四會”量化行為規範,推動鄉村治理。
2024年8月以來,方山鄉村民議事參與率從35%躍升至92%,成功調解矛盾糾紛76起,成功率達97.37%,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慶陽融媒記者路世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