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19 17:46:27 來源: 環縣融媒體中心

水潤環縣:一滴黃河水的民生旅程

2025-11-19 17:46:27     來源: 環縣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冬日清晨,迎着熹微的晨光,環縣山城鄉山城堡村村民徐過英打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嘩嘩涌出,她自然地接滿一桶,放在灶&上,開始準備早飯。院子另外一側,丈夫曹佔榮正將水管拉向羊棚,不一會兒,水槽裏住滿了水,一群羊圍攏過來爭相喝水。

  這一看似普通的日常,背後是環縣“十四五”期間構建的“全縣一張網、供排一家管、城鄉同質價、調度自動化”的城鄉供水管理體系。從農戶的水龍頭到智慧供水系統,一滴水的旅程,見證了環縣供水保障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一股清流:從“人擔驢馱”到“龍頭一擰”

  曹佔榮依然清晰地記得,2017年,村裏通自來水那天的場景。他小心翼翼地把水龍頭擰了又擰,看著清澈的水流涌出,激動得像個孩子。而更讓他感慨的是,這些年來,水質越來越清,水壓越來越穩。

  “小時候,每天天不亮就要跟着家人去五里外的山溝裏挑水。”曹佔榮回憶説,“那時候,一頭毛驢、兩個木桶,就是全家人的生命線。一趟來回要一個多小時,遇到雨雪天氣,更是苦不堪言。”

  在曹佔榮的記憶裏,上世紀九十年代,政府推廣“人飲場窖”工程,家家戶戶建起了水窖。“下雨時把雨水收集到水窖裏,經過沉澱後使用。雖然比挑水方便多了,但遇上大旱天,水窖見底,還得去遠處拉水。現在,我每天打開自來水龍頭,水流大、水質清,再也不用為喝水而煩心了。”

  在環縣,像曹佔榮一樣喝上放心水的農戶越來越多。截至2023年底,環縣農村集中供水率由“十二五”末的20.1%提高到69.32%,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由12.5%提高到55.16%,安全飲水保障率達到100%。

  在曹佔榮家不遠處的鄉鎮二級供水站,站長鄧強見證了這場“水革命”的全過程。“我們站負責周邊五個鄉鎮11個村1700余戶的供水任務,每天要處理854立方米的原水。從最初的簡單過濾,到現在的標準化凈化,水質一年比一年好。”

  源頭活水:甜水堡水庫的“黃河故事”

  沿着水流溯源而上,記者來到了環縣供水體系的樞紐工程——甜水堡水庫。正值初冬,這裡碧水如鏡,樹影婆娑。微風拂過,粼粼波光如碎金般閃耀。這詩意畫卷的背後,是一座民生水利工程的堅實身影,也是環縣“十四五”水利事業發展的生動寫照。

  這座於2023年8月建成試蓄水的水庫,總庫容915萬立方米,宛如一顆藍色的寶石,鑲嵌在黃土高原上。“水質好不好,禽鳥先知道。”今年春季,水庫呈現出了百鳥爭鳴的喜人場面,白鷺、赤麻鴨、反嘴鷸、鴛鴦等飛禽陸續來到這裡,在這棲息、嬉戲,與波光粼粼的水面構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生態畫卷。

  水庫管理所所長李強勝站在壩頂上,指着碧波蕩漾的水面説:“這裡的水來自黃河。通過鹽環定揚黃工程引到高原上,經過沉澱、凈化後,輸送到千家萬戶。”

  甜水堡水庫是解決環縣、慶城縣、西峰區城鄉居民生活生産用水的重要工程。它的建成,使揚黃工程供水方案得到全面優化,保證了冬季持續供水,運行成本大幅降低。

  “今年春季,環縣遭遇持續乾旱,甜水堡水庫緊急調水80萬立方米,有效緩解了縣城及13個鄉鎮22萬多人的飲水困難。”李強勝説。

  環縣揚黃工程管理局副局長耿慶利介紹,從寧夏“借水”到環縣,全程104公里,輸水大約需要36個小時。而從甜水堡水庫調水,僅需13個小時就能抵達環縣縣城附近的張南灣水庫。

  揚黃工程在環縣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與乾旱鬥爭的歷史。從上世紀80年代國家決定啟動鹽環定揚黃工程,到1992年一期工程開建,再到2012年7月開始向環縣縣城供水,這項跨越30多年的“生命工程”,徹底改變了環縣缺水的面貌。

  智慧水流:從“人工調度”到“一鍵調控”

  在環縣城鄉供水自動化調度指揮中心,巨大的電子屏幕上實時顯示着從水源地到用戶水龍頭的全過程數據。這裡是環縣供水體系的“智慧大腦”。

  “過去,我們需要每天到各個站點檢查設備、記錄數據。現在,坐在指揮中心就能實時監控全縣供水系統的運行狀態。”調度中心主任喬娓一邊操作系統一邊介紹。

  2025年,環縣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的城鄉供水自動化調度指揮中心進一步升級。在縣城3座凈水廠、20個供水服務站、9處溝道供水工程和鄉鎮機井工程所在地,全部安裝視頻監控,實時掌握設備運行狀態。

  333個供水管網壓力測點、330多個壓力監測點遍佈全縣4500多公里的供水管網上,對水壓、流量、水質等運行參數進行24小時監測分析和遠程控制。

  “打開手機點一點,就能查水量、交水費。”家住環城鎮民樂巷的居民黃靜説,他再也不用到營業廳現場繳納水費,隨時可以用手機買水。

  環縣還創新購買了網絡雲專家服務,聘請給排水、水利工程、電氣自動化等專家,組建遠程技術指導專家團隊,通過“雲端專家系統”實時解決疑難問題。

  全縣所有集中供水工程和污水處理全部移交縣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統一管理運營,實行一體化、企業化運營服務,直接管理服務到村到戶。

  回到曹佔榮家的廚房,水壺噴出白色的蒸汽,嘹亮的鳴叫聲響徹整個屋子。他拎起水壺,泡上一杯濃茶,嫋嫋茶香中,一幅更為宏大的供水藍圖正在環州大地上徐徐展開。

  如今,當黃河水潤澤千家萬戶,當安瀾惠及城鄉大地,環縣正沿着人水和諧的發展道路堅定前行。在這片希望的黃土地上,水利事業繼續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續寫着更加壯美的時代篇章。(記者:喬潔)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