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寄快遞,我們的手工掛麵通過村裏的電商服務點就能賣到全國各地,再也不用像剛開始那樣拉着貨物各處找收購商了!”民樂縣三堡鎮“百年手工掛麵坊”負責人張婷婷一邊手腳麻利地打包農産品,一邊笑着説,“現在有了電商幫忙,網上的訂單一單接着一單,錢袋子也跟着鼓起來,這日子啊,真是越過越有盼頭!”

張婷婷的好日子,正是民樂縣電商産業蓬勃發展惠及民生的生動縮影。近年來,民樂縣立足縣域實際,把電子商務當成推動産業轉型、幫助群眾增收的“金鑰匙”,通過“政府搭&、企業唱戲、服務護航、物流貫通”的組合拳,讓電商從“新鮮事物”變成了百姓身邊的“致富幫手”,也讓縣域經濟煥發出新活力。
早在2015年,民樂縣就成為全省電商扶貧先行先試縣,2021年又被確定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近幾年,縣委縣政府圍繞老百姓的需求,一步步完善電商服務網絡。如今已建成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2個、電商孵化園1個、電商線下體驗館2個、線上農特展館2個,布局鎮級電商服務站10個、村級電商服務點16個,聯合縣郵政公司共建村級快遞配送站點142個,還成立了電商協會,培育註冊各類網店、微店40多家,讓電商服務真正扎根基層、惠及民生。
“通過參加縣上組織的電商培訓,我學會了開網店、做直播,現在我公司的純馬鈴薯手工粉條成了‘網紅産品’,網上銷量非常好!”民樂縣苗琳薯業總經理樊彩霞的經歷,也是全縣3852名接受過電商培訓村民的共同寫照。這些年,民樂縣累計舉辦52場電商培訓,從基礎的手機操作到專業的直播帶貨技巧,手把手教村民“觸網”,培育出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新農人”。
為了讓電商真正幫百姓賺錢,民樂縣還下功夫做優“硬支撐”。不僅&&了多個電商發展專項方案,從資金、場地、物流等方面給予支持,還註冊了“樂民優品”區域公共品牌,讓黃芪、藜麥、手工藝品等本土特産有了“身份證”,賣得更遠、價格更好。現在,扁都雲民貨優品特産館、京東民樂縣優選特産館線上線下同步運營,村民們的農貨不用出縣,就能通過這些平台賣到全國。2021年以來,全縣電商網絡銷售額已經達到6億元,年增速穩定在10%,越來越多的農戶靠着電商鼓起了“錢袋子”。
民樂縣還深化與京東集團的合作,聯合設立京東中國特産・民樂優選特産館,這一“線上平台+線下體驗”融合的創新模式,不僅為當地群眾與外地游客提供了近距離接觸民樂特色好物的窗口,更依託京東的供應鏈與流量優勢,成為民樂縣推動電商産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
從“田間地頭”到“雲端市場”,電商不僅改變了民樂縣的産業格局,更點亮了百姓的幸福生活。如今在民樂縣,無論是縣城裏忙碌的電商企業,還是鄉村裏熱鬧的快遞站點,都在訴説着電商帶來的民生新變化,也描繪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美好圖景。(王鵬 鄧永德 明金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