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18 18:19:49 來源: 七里河區委宣傳部

七里河區:以文化之筆寫好區域經濟發展大文章

2025-11-18 18:19:49     來源: 七里河區委宣傳部
字體:
分享到:

  七里河,絲路名城蘭州的中心城區,在這裡,奔流不息的黃河,底蘊深厚的文化所孕育的堅毅、開放、多元、包容的文化氣質,涵養着一城的氣質品格,塑造着一域的獨特魅力,凝聚起幹事創業的精神力量,成為滋養營商環境的源頭活水,推動區域經濟蓬勃發展。

  文化於核心處落筆,於無聲處聽春雷。

  一片昔日的韭黃菜地,何以憑藉文化的力量驅動區域的商業發展?

  如果説除了百年的鐵橋白塔,還有什麼是外地客商來蘭州考察一定會去看看的,七里河的“三灘”便是不可或缺的一站。曾幾何時,馬灘、迎門灘、崔家大灘還是遍地黃燦燦、一片韭黃香的農耕光景。如今,這裡已成為蘭州城市西進,七里河向現代化城區邁進的最好注解。這滄桑巨變中所展現出的,並非僅僅是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的寫字樓和日漸繁華的城際線,而是這片土地上培育生長的深厚文化靈魂以及其對於經濟的巨大帶動作用。當外地賓客漫步於這段蘭州最美的黃河金灣,無論是驚嘆於夜晚綻放於大河之畔,霓虹斑斕的蘭州奧體,還是於飛檐鬥拱、市井煙火中感受甘肅街巷及非遺文化的蘭州老街,亦或走進通過枚枚木簡品讀漢唐繁華、了解絲路過往和漢字演進的甘肅簡牘博物館,再或登臨聽濤俯瞰大河遠去,憑欄盡覽一城繁華的黃河樓——他們所感知的,是一種由深厚文化底蘊所滋養出的獨特城市品格與發展自信,是當地政府重視文化設施建設所折射出的經濟基礎、市場活力、人文環境、發展決心、規劃遠見和其中蘊含的“工匠精神”與“通達智慧”,是營商文化所最為看重的深厚底蘊。由此,這片土地上,求精創新、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質助推外來資本不斷順暢融入,萬達城、雅戈爾時代之星、保利大廈、蘭萃壹號、熙元廣場等重量級項目相繼落地“三灘”,成為文化根基才是招商引資“強磁場”的最好證明。七里河“三灘”地區從“昔日韭黃菜田”到“現代文脈商圈”的華麗轉身,打開了因文興業、因文興城的核心密碼。

  文化於關鍵處生花,於弦音中見文章。

  一條成功的主題街區,如何利用文化的杠桿撬動商圈的消費潛力?

  “文化底蘊深厚之地,經濟活力亦能迸發”,其核心邏輯在於,文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支點與生態支撐。以漢文化、絲路文化為標籤,蘭州首家獨具特色的“風起大漢”沉浸式演藝街區自2024年12月鳴鑼開市以來,蘭州中心的客流實現成倍增長,商圈融合精品文化IP所帶來的獨特消費體驗,實現了商業項目與文化品牌的完美契合和相互推動;從中秋到跨年,每一場在蘭州老街舉辦的承載厚重本土傳承的文化活動,都能夠引爆全城,多次登上央視,街內游客如織的非遺館與生意火爆的商業店面,開啟了不同於“自然商業集聚”的全新商業思維,樹立了城市歷史文化、市容景觀、地域特色與民族特色的高度融合模式,令商業街區有了文化靈魂,讓文化街區充滿市井煙火。高質量的文化産品和服務讓消費者對於物質和精神的需求得到了完美的統一,也讓精品文化項目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力“催化劑”。這些優質文化品牌帶來的不只是一座城市的口碑和知名度,更是充滿文化感召力和煙火氣息的商圈熱度,激發出區域商業的巨大潛能,撬動着市場消費的全面增長,體現出的是文化的巨大魅力和影響力,是七里河立足悠久歷史、傳統文化、地域文化奏響文旅精絕弦音中蘊含的那份以“文”興“商”的“大文章”。

  文化於大局上落子,於視野外拓新天地。

  一個多元的文化市場,如何把握時代的潮流帶動城市的商業繁榮?

  文化以其獨特的號召力,成為商業價值的重要砝碼,尋求發展後勁的“法寶”。七里河在不斷培植城市文化根基、提升文化厚度的基礎上,積極打造更加開放、多元的文化藍海,努力實現“全省文旅高地”的發展目標。近年來,七里河以奧體中心為引擎,持續點燃城市文化消費的熱潮。一場場群星璀璨的演唱會,將天南海北的歌迷匯聚於此,音符躍動間,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交通的消費井噴;WTT國際乒乓球賽事的落地,不僅讓世界目光聚焦於此,更以體育精神凝聚人心,彰顯城市活力;蘭州馬拉松賽的奔騰腳步,穿行於黃河兩岸現代與歷史交織的賽道,向全國跑者展示着七里河的開放與包容;而隴原足球的綠茵激情,則進一步豐富了區域文體業態,凝聚了本土認同與全民參與的熱情。正是這些多元、高頻、高質量的文化體育內容,精準切中了當代人群對精神體驗與社交參與的雙重需求,形成了以“文化引流—人群聚集—消費延伸—産業聯動”為路徑的發展閉環。

  七里河區敏銳把握這一時代脈動,依託自身資源稟賦與區位優勢,將“文旅+賽事+演藝”作為切入點,不斷拓展文化外延、激發市場潛能。隨着人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持續匯入,區域內商業綜合體、特色街區、文創空間被全面激活,形成以文化為紐帶、以體驗為核心的新型消費場景。文化不再只是點綴,而是真正成為驅動區域發展的內生動力與魅力符號,助力七里河從“文化厚土”邁向“産業熱土”,在時代潮流中踏浪而行,寫就一篇“因文而盛、因文而興”的生動實踐。

  深厚的文化底蘊,總是這般潤物無聲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肌理,深耕文化建設,為一流營商環境注入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從“三灘地區”的精彩蛻變,到優質文化項目對商業氛圍的帶動牽引,再到多元文化市場的蓬勃發展,對經濟進行反哺,其核心都是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社會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文化賦能,既在於塑城市之形,更在於鑄發展之魂,這清晰地詮釋了七里河區的發展邏輯:經濟社會的發展進程,需要文化的內在力量來驅動,以文化的點滴浸潤提升城市品質進而完善公共服務等“詩外功夫”,方能引得八方“金鳳凰”翩然而至。從這片土地“文化基石”中淬煉出的堅韌不拔、信義至上的品格,以及因文化繁榮而彰顯的大格局、包容性和持久商業吸引力,共同構築了七里河堅實的營商環境底座。七里河區能集聚從高端裝備製造到現代服務業的多元産業,從某個層面看,持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治理,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基層民生保障、打造優質教育體系,推行“一網通辦”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的“店小二精神”,讓企業“落地生根”“心有所屬”,這種近悅遠來的城市發展理念,正是區域經濟拔節生長最深厚的土壤。

  “十四五”征程收官在即,“十五五”藍圖即將開啟,七里河區在新的歷史發展機遇中,將錨定“兩中心一高地”的發展目標,用好文化這支“畫筆”,在産業升級、城市更新中延續歷史文脈,在制度設計、公共服務和精神塑造中體現文化力量,讓文化“軟實力”成為區域競爭力的“硬支撐”,在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劈波斬浪,於黃河之濱繪就一幅人文鼎盛、經濟繁榮的壯麗畫卷。(杜 睿)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