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敲門入戶”代替“坐等上門”
平涼路社區紮實服務 幫助居民溫暖過冬
上門測暖
隨着冬季的來臨,為確保轄區居民能夠溫暖過冬,及時有效解決供暖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東崗西路街道平涼路社區深入開展“訪民問暖”專項行動,以“敲門入戶”的實際服務代替“坐等上門”的老辦法,通過提前排查、化解矛盾、發放連心卡、快速響應訴求等一系列紮實舉措,將溫暖與關懷送到居民家中。
供熱前期 精準排摸調查
在供熱季正式開始前,平涼路社區便啟動了供熱問題前置排查工作。社區工作人員聯合網格員、物業負責人化身“供熱醫生”,逐棟聽暖、逐戶問暖,重點對往年供熱問題相對集中的樓棟,尤其是獨居老人和困難家庭等進行供熱矛盾的摸底調查。
對於轄區供熱問題突出的老舊樓院,供熱企業提前打壓試水,及時排查老舊供熱管網破損情況。在走訪中,社區及時發現審計廳家屬院甘南路127-129主管道破裂,社區第一時間上報街道,搶修隊伍連夜進場,焊光映着冷夜,終於在寒流到來前,將隱患徹底清除。
供熱初期 用心化解供熱糾紛
供熱初期是各類矛盾易發、多發階段。社區工作人員主動介入,當起“暖心管家”和“調解員”。
供熱初期,甘南路125號單元卻陷入“冰點”。這棟老樓採用連片供暖,沒有分戶控制,一戶出問題,全樓跟着“受凍”。才入冬,601室暖氣突然爆管,總閥關閉後導致整個單元都無法正常供熱。居民焦急、抱怨四起,眼看冬天才剛開始,心卻先涼了半截。
關鍵時刻,社區工作人員化身“暖心管家”。網格員一趟趟上門,不厭其煩地打電話,協調蘭海供熱站、物業公司及牽連的住戶,甚至請來民警和律師組成“調解天團”。講政策、擺道理,一次次溝通、一遍遍勸解,最終物業和業主達成協定,維修該住戶管道,保證該單元正常供熱。
暖心服務 “連心卡”架起溝通橋
為確保居民在遇到供熱問題時,能夠“找得到人、説得上話、辦得成事”,平涼路社區在供熱期間組織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主動上門,向居民發放“暖心連心卡”。
卡片上清晰印明了社區服務電話、轄區供熱企業24小時報修電話。社區一旦接到居民關於暖氣不熱等問題的反映,工作人員都會立即詳細記錄,並第一時間與供熱企業維修點進行對接,預約上門維修時間。
供熱初期,由於供熱站設備不穩定,蘭海13號樓院出現氣堵,部分住戶家中的暖氣不熱的現象。社區網格員兼樓院長在樓院微信群裏一邊安撫居民情緒,一邊詳細登記問題,“別急,問題我們記下了!”隨即,網格員登門測溫、供熱人員上樓頂排查,最終在樓頂主管道打孔排氣。摸着回暖的暖氣片,居民紛紛對社區網格員的工作給予肯定。13號樓的居民劉阿姨笑着説:“社區樓院長的耐心和熱心,比暖氣還暖。”
“訪民問暖”的關鍵在於“解民之憂”。平涼路社區“訪民問暖”排摸、解決轄區居民供熱遇到的問題,積極協商對接供熱企業,努力化解供熱矛盾。下一步社區將常態化開展“訪民問暖”,持續暢通問題反饋渠道,保證供熱工作有序進行。
本報記者 任澤昕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