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18 10:21:34 來源: 永靖縣融媒體中心

“文明積分”:鄉村治理的“新算法”

2025-11-18 10:21:34     來源: 永靖縣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一瓶用45個“文明積分”換來的洗衣液,不僅洗凈了衣物,更“滌”出了鄉村文明新氣象。在永靖縣三垣鎮海家垣村,“巾幗家美積分超市”以“小積分”撬動“大治理”,讓勤勞、孝老、互助等美好品質成為可量化、可兌換的“硬通貨”。

  11月14日,初冬清晨的三垣鎮海家垣村,寒意漸濃卻擋不住村民的熱情。村民張志芳沒有像往常一樣直奔田間,而是手握一沓“積分卡”,腳步輕快地走進村裏的“巾幗家美積分超市”。“主席,我來兌積分。”她笑着走向正在整理積分表的村婦聯主席馮倩倩。“您來得正好,孩子上大學還有10積分,剛好夠用。”馮倩倩邊説邊登記。

  貨架上,鍋具、洗衣液、電水壺等日用品琳瑯滿目,每件都標注着相應的積分:一條毛巾10分、一瓶洗手液15分、一卷紙巾16分。張志芳用剛積滿的45分,兌換了一瓶洗衣液。“今天正好家裏洗衣液用完了,拿回去給婆婆洗衣服。從這兒兌換的東西,用着高興,心裏更甜。”她眼角漾開細密的笑紋,語氣裏滿是自豪。

  馮倩倩手中的積分兌換表,清晰記錄着村民踐行文明的點滴:“主動清掃村道+10分”“協助調解鄰里糾紛+15分”“庭院整潔+5分”……每月一次的積分評議會上,村民代表、村幹部和婦聯成員圍坐一堂,對照“正面清單加分項”和“負面清單減分項”逐戶評議,公平公正的評議機制讓“積分”真正成為村民認可的“榮譽標尺”。

  “一開始覺得規矩多,現在越幹越有勁兒!用積分換東西是其次,關鍵是臉上有光!”張志芳感慨道。她最自豪的,是勸説鄰居簡辦婚宴獲得積分的經歷。得知鄰居要嫁女兒,她主動上門拉家常:“大操大辦既浪費,又要被扣分,咱們換個熱鬧又文明的法子多好?”在她的勸説下,鄰居放棄了大擺宴席的想法。如今的海家垣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吵架的少了、互助的多了,抵制高額彩禮、厚葬薄養等移風易俗舉措深入人心。

  “過去喊破嗓子動員,參與的人寥寥無幾;現在積分兌換實惠、評優評先挂鉤,大家都搶着幹!”馮倩倩感慨道。三垣鎮創新推行“積分激勵+榮譽評選”雙向循環模式,村民月度積分累計額直接關係到“文明家庭”“好婆媳”等榮譽評選,讓“爭積分、講文明”成為鄉村新風尚。每次村裏組織環境衞生整治,張志芳總是衝在前面:“鄰居們有的外出打工,有的行動不便,我多幹一點,村莊就能更乾淨一點,大家心裏也高興!”

  這股文明新風,源於永靖縣對鄉村治理的持續探索。“十四五”期間,永靖縣婦聯聚焦鄉村振興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牽頭構建“巾幗家美積分超市”體系,以“積分改變習慣、勤勞創造美好生活”為核心理念,通過“行為量化積分、積分兌換實物、實物催生文明”的閉環機制,讓群眾從基層事務的“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

  如今,永靖縣已實現“巾幗家美積分超市”村(社區)全覆蓋,累計建成標準化超市135個,其中省級優秀超市3個。通過爭取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募集社會捐贈等多元籌資模式,累計投入資金122萬元,保障了超市物資持續補給與規範運行。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同步將志願服務、移風易俗等納入積分管理,讓文明新風吹遍永靖的每個村落。

  回到家,張志芳便拆開那瓶用積分換來的洗衣液,打來清水仔細搓洗婆婆的衣物。溫潤的泡沫帶着淡淡的梔子花香,在她指尖瀰漫開來。“媽,這是咱用‘文明積分’換的,香着呢!”婆婆坐在一旁,看著兒媳忙碌的身影,臉上滿是欣慰。這其樂融融的場景,正是永靖縣以積分制激活基層治理活力的生動縮影——那縷清香,不僅是洗衣液的芬芳,更是家風和睦、村風文明的沁人氣息。(馬秀蘭 苗玉娟)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