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敦煌市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戰略工程來抓,精心謀劃,紮實推進,為敦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敦煌市堅持“一盤棋”思維,嚴格落實市、鎮、村(社區)“三級書記負責制”,深化“中心—所—站”三級組織體系,推動文明實踐陣地融合、隊伍融合、服務融合。推行實地觀摩、案例評選、激勵獎補等文明實踐工作機制,不斷推進文明實踐向縱深發展。實踐中心統籌文化館、圖書館等陣地,實踐所站整合文化站、黨群服務中心等資源,全面提升陣地“顏值”、服務“內涵”實現了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的轉變。如今,無論是在城市社區還是偏遠鎮村,一個個設施完善、環境溫馨的文明實踐所(站)已成為群眾身邊的“精神家園”和“服務窗口”,讓文明之“根”深扎敦煌大地,為民服務之“魂”更加彰顯。
如何讓高大上的理論變得接地氣、聚人氣?敦煌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探索出了一條特色之路。組建了由黨員領導幹部、知名專家學者、基層道德模範、“百姓名嘴”等構成的多元化宣講隊伍。他們利用小品、講故事、微宣講、知識講解等多形式,面向群眾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村振興戰略等。“這樣的宣講真有趣,通過講故事、講家風、講傳統、唱曲子戲講活大道理,關鍵是聽得懂、能領會、可學習!”沙州鎮北街社區裏座無虛席,居民們聽在其中,學在其中。“十四五”期間,全市開展各類宣講3.2萬餘場次,線上線下受眾超百萬人次,真正推動了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志願服務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中心環節。敦煌市構建了“一核引領多網融合”的網格化治理體系,建立了“1+24+N”的志願服務網絡,打造了“人類敦煌·擁抱文明”品牌。同時,培育了“六彩幸福匯”“愛心送考”“愛心兒女”等一批叫得響、效果好的志願服務項目。在“十四五”期間,全市註冊各類志願服務隊470余支、志願者達4.9萬餘名,志願者參與度、活躍度大幅提升,“有困難找志願者、有時間做志願者”已成為社會新風尚。志願者們的身影活躍在文博會服務保障、城市文明建設、社區治理、扶老助殘等領域,用點滴行動匯聚成溫暖全城的道德之光。
敦煌市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移風易俗、培育新風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持續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選樹宣傳活動,“中國好人”李生壽在平凡而艱辛的崗位上辛勤工作,用奉獻書寫和諧,用忠誠捍衛平安,用榜樣的力量引導人、鼓舞人。廣泛開展“反對浪費、崇尚節約”“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主題活動,引導市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深化拓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在春節、清明、中秋等傳統節日,組織豐富多彩、積極健康的民俗文化活動,增強群眾的文化認同和家國情懷。針對高價彩禮、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發揮紅白理事會、村規民約作用,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在敦煌蔚然成形。
“十四五”期間,敦煌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成果豐碩,顯著提升了城市品位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2023年,敦煌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被評為“全省年度優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益撿有禮”入選全省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庫並在酒泉市4A級以上景區推廣。敦煌市鳴沙山月牙泉景區服務中心獲得“全民學禮·人人代言”全省文明禮儀實踐項目創意大賽金獎。(王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