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18 18:15:40 來源: 張掖日報

山丹:多能互補破局擎起綠電脊梁

2025-11-18 18:15:40     來源: 張掖日報
字體:
分享到:

  初冬的河西走廊,寒風凜冽,山丹縣東樂北灘新能源基地卻一派火熱——張掖恒榮5萬千瓦光伏項目的建設者們正抓緊進行樁基施工。這片曾以乾旱、戈壁為標籤的土地,如今憑藉源源不斷的“風”與“光”,加速崛起為河西走廊清潔能源開發的重要支點。

  山丹縣坐擁豐富的風能、太陽能資源,年均日照時數3000小時以上,是建設大型新能源基地的天然沃土。近年來,該縣牢牢把握綠色能源發展機遇,錨定“風光水火氫醇”多能互補和“發輸儲用造”一體化發展思路,全力打造百萬千瓦級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基地,推動資源優勢加速轉化為發展優勢。截至目前,全縣建成集中式光伏電站11座、風電站1座,新能源總裝機容量達94.8萬千瓦,佔電網電源裝機比重100%,成為區域清潔能源供應的核心支撐。

  項目建設是産業發展的“壓艙石”。在東樂北灘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成片光伏板年均發電量突破18.86億度時,産值約5億元。既有項目滿負荷運轉的同時,新項目建設緊鑼密鼓:總投資5.3億元的甘肅輝通光伏項目預計12月底並網投運,配套儲能電站將進一步提升電力消納能力;總投資5.2億元的張掖LNG儲備中心二期項目已於7月26日正式投産運營,為能源儲備再添保障。值得關注的是,300兆瓦/1200兆瓦時獨立共享儲能項目已完成電池倉基礎施工,該項目建成後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6.56萬噸,節能效益顯著。

  産業鏈條的不斷延伸,讓山丹縣新能源産業從“單點開發”邁向“集群發展”。該縣通過精準招商,成功引入全釩液流儲能、汽車充電樁等裝備製造企業,培育新能源集維服務主體,構建起從核心裝備生産到電站建設、運維服務的完整産業鏈。目前,全縣建成儲能電站2座,在建及規劃儲能項目2座,“發儲用造”協同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綠色發展的紅利正在持續釋放。輝宇建業光伏電站投運近三年來,累計發電4.2億度,較同發電量火電廠節約標煤1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9.68萬噸。按照規劃,到2025年底,山丹縣新能源累計裝機容量將突破104.8萬千瓦,年發電能力達16.77億千瓦時,相當於每年減少標煤消耗近16.9萬噸,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讓縣域生態底色更加鮮明。(楊愛民 劉治卿)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