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17 15:17:58 來源: 岷縣融媒體中心

甘肅岷縣:實施防災減災工程 蹚出主動創安新路徑

2025-11-17 15:17:58     來源: 岷縣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岷縣地處青藏高原東麓、黃土高原西南緣和西秦嶺山地向四川盆地過渡帶的交匯處,位於高原高寒氣候、東亞季風氣候、大陸性氣候的交織區。境內坡陡谷深、溝壑縱橫,生態環境脆弱,天氣複雜多變,冰雹、短時強降水、雷電等強對流天氣活動頻繁劇烈。面對這一現實,岷縣縣委、縣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新工作思路,系統謀劃實施防災減災工程,蹚出了一條符合當地實際、彰顯區域特色的主動創安新路徑。

  源頭干預 誓與災害競速度

  近年來,岷縣縣委、縣政府將人工影響天氣作為提升防災減災能力的突破點,系統分析近30年氣象資料,從災害源頭掌握主動權。多方籌措資金在7個鄉鎮新建8個標準化作業點和1座物資倉庫,對16個重點作業點進行全面升級,新增高炮8門、火箭發射裝置2部,招聘32名工作人員,全面保障待遇,開展技能培訓,提升實戰能力。

  岷縣麻子川鎮大草灘村人影作業點,工作人員正在對防雹高炮進行全面檢修調試,為來年防雹增雨應急作業甘肅岷縣:實施防災減災工程 蹚出主動創安新路徑面提供保障。

  據岷縣麻子川鎮大草灘人影作業點工作人員李月文介紹,“今年天氣複雜多變,強對流天氣比較常見,我們會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向縣人影中心申請作業時間,保證及時進行人工干預冰雹,最大限度減輕我們這裡雹災的發生。”

  “千里眼”監測預警與“順風耳”信息傳遞。岷縣依託現代科技手段,搭建起以縣氣象局為指揮紐帶、各炮點為前沿陣地的聯動作業體系,確保在氣象部門預警後,指揮中心能第一時間精準研判、快速決策,實現科學調度、精準干預。今年全縣組織實施防雹作業280次,發射人雨彈6656發,開展火箭彈作業16次、發射62枚,耗彈量較往年增加2.6倍,佔全市總量的90%以上、全省耗彈量的56%以上。今年雖多次出現強對流天氣,因源頭干預及時有效,未發生較大災害,全縣農業和基礎設施災損同比大幅下降,有效保障了農業生産和農民利益。

  “我們通過氣象衛星、雷達、自動氣象站等現代化手段,重點加強對暴雨、強對流天氣的監測,提高短時臨近預報能力,確保預警信息提前發布。”岷縣氣象局副局長馬文天介紹道,同時嚴格執行“叫應”機制,高級別預警信息第一時間上報相關部門,確保臨災預警響應迅速,預警信息精準傳遞至基層。”

  堅持疏堵結合 築牢發展生命線

  針對縣域內河流水系眾多、部分河段防洪標準偏低的問題,對城市防洪體系進行全面科學規劃,投入1.9億元實施城區排洪渠改造、河道治理等8個重點項目,完成25處防洪工程建設,有效提升了城市排洪能力。在鄉鎮實施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溝道防洪工程,對重點河溝道進行加固護岸,提升河道的行洪能力和抗沖刷能力。堅持在汛前、雨後持續進行河道清障疏浚,清理20條主要河道,清除河(溝)道淤積約200公里、38.4萬立方米,修復水毀堤防15處。對全縣232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全面排查,布設701&專業監測設備,構建“人防+技防”監測體系,創新建立重點區域人員撤離、包村幹部值守、整流域防範和部門聯動調度“四項機制”,累計發布預警信息2萬餘條,在今年4次較大汛情中提前轉移群眾1862人次,實現因災人員“零傷亡”。積極穩妥推進受威脅群眾搬遷避讓,累計投入資金2億多元,實施46個集中搬遷安置項目,幫助501戶2029名群眾實現了安居夢。

  岷縣水務局高級工程師鄭祉余介紹説:“值班人員通過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117個自動雨量監測站點實時監測降雨量,當某一站點降雨量達到預警值時,通過平台給相關責任人發送預警提示短信,同時通過電話開展‘叫醒叫應’,提示相關責任人做好防汛避險以及準備轉移危險區群眾工作。”

  健全完善機制 幹群聯動保安全

  在完善基礎設施的同時,加強幹群聯動聯保,建立“源頭防控、工程防治、群防群治”三位一體的防災減災機制。橫向建立氣象、水務、應急三方聯動的自然災害防禦網絡,整合自然資源、交通、公安等部門資源建成縣級綜合應急指揮中心,實現信息實時共享和統一調度;縱向完善縣、鄉、村三級聯動、高效運轉的調度指揮體系,確保災情信息第一時間傳達叫應、第一時間應對處置。嚴格落實縣鄉村三級防災減災責任,對排查確定的重點河段,明確防禦災害責任人,創新建立縣級領導包鄉鎮、鄉鎮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黨員包戶的“四級包保”責任制,堅持關鍵時段幹部下沉、統一調度,確保及時“叫應叫醒”,今年累計下沉幹部2600餘人次。按照網格管理要求,科學劃分18個大網格、370個中網格、1500多個小網格,確定370多名第一“叫應叫醒”責任人和3000多名網格員,明確鄰里、上下游預警責任,打通預警信息傳遞“最後一百米”,形成“反應靈敏、處置高效”的防災減災網格體系。

  “我們嚴格落實縣鄉村三級防災減災責任,創新建立縣級領導包鄉鎮、鄉鎮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黨員包戶的‘四級包保’責任制。”岷縣應急管理局副局長李青孝説,今年累計下沉幹部2600餘人次,指導各鄉鎮開展防汛應急演練20余場次,四次較大汛情中提前轉移群眾1862人次,實現因災人員“零傷亡”。

  經過一年的探索實踐,全縣防災減災體系更加健全,河流防洪標準顯著提升,氣象干預能力不斷加強,自然災害風險得到有效管控,今年未發生較大影響的自然災害。奮進新時代,岷縣將堅定不移推動防災減災工程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創造更加安全的發展環境,為建設“兩區兩樞紐”、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岷縣篇章而不懈奮鬥。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