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北縣地處高寒地區,自然環境複雜,傳統牧草種植常受水源、氣候等不利因素制約,飼草供給的季節性短缺成為制約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為破解這一難題,今年,肅北縣積極引進水培牧草項目,為畜牧業發展築牢飼草保障防線。

走進肅北縣立體水培牧草生産大棚,多層立體種植架&整齊排布,催芽設備、育苗盤、種植架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待采收的水培牧草成熟後,便被迅速轉運至加工區,從培育到采收再到初加工,各環節環環相扣,銜接順暢、秩序井然,盡顯高效規範。
“水培牧草是通過立體式栽培,無土栽培的一種技術,採用大麥種子為主,利用七到八天的生長周期進行采收。採用大麥因為蛋白質含量非常高,能達到30%以上,蛋白質含量可以和苜蓿相媲美。另外,它含有18種氨基酸,且牛、羊、駱駝等採食以後消化吸收利用率達90%,極大地提高飼草的吸收利用率。”甘牧草源(甘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淵説。

據了解,該項目引進國際先進水培技術,成功實現高寒地區牧草反季節規模化生産,在突破自然條件限制的同時,保障了飼草産量與品質。目前投入使用的生産工廠佔地2600多平方米,總投資200余萬元,全套設備日均可産出新鮮牧草15噸以上,年總産量達4000噸至5000噸,年經濟效益可達500余萬元。水培牧草産業作為現代畜牧業的重要配套産業,兼具廣闊發展前景與市場潛力。肅北縣水培牧草項目的推進,不僅優化了本地飼草供給結構,更為破解高寒地區飼草難題、推動畜牧業提質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為縣域特色産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杜斌 郈賽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