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捐資逾2億元 社會力量助力敦煌文物保護-新華網
首頁> 正文

30年捐資逾2億元 社會力量助力敦煌文物保護

2025-11-17 14:46:24
來源:新華社

  在敦煌壁畫中,除了菩薩、飛天,還有一類取材於真人的形象,他們捐資出力,在大漠中創造出千年藝術寶庫莫高窟。

  11月16日,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成立30周年座談會在甘肅省敦煌市舉行。30年來,該基金會收到社會各界捐款合計2.1億元,有力促進了敦煌文化遺産保護研究事業。

  該基金會理事長楊秀清介紹,30年來,熱心敦煌文物事業的人士越來越多,捐資者身份也日趨多元,既有個人,也有社會團體和企業。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每年從工資中捐資1萬元,2023年又將1000萬元獎金捐出;知名企業、海內外知名人士捐資源源不斷;還有小朋友捐出積攢的壓歲錢……近年來,借助互聯網平台,涓滴匯海。

  樊錦詩説,這些捐資為敦煌石窟保護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人家幫助我們,我們要明白、善待人家的心,做得更好。”

  基金會資助莫高窟第166窟數字化工作(資料照片)。(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供圖)

  用公益弘揚敦煌文化,以慈善滋養敦煌學術。

  30年來,基金會在敦煌石窟本體保護、石窟檔案保存、莫高窟環境保護、文物數字化等方面進行了近百項公益資助項目。基金會還資助了一批敦煌學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敦煌學研究課題等,助力敦煌學研究和敦煌學人才培養。

  近年來,基金會加大了對絲綢之路相關研究活動的資助,助力我國學者赴阿富汗、印度、伊朗等國家開展10多批次絲綢之路沿線文化遺産考察項目,資助阿富汗文物保護人員來中國考察研究,並將相關展覽帶到了德國、法國、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

  “敦煌壁畫藝術精品高校公益巡展”走進東南大學(資料照片)。(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供圖)

  “基金會建起了敦煌文化和社會大眾友好互動的橋梁。希望越來越多人喜歡敦煌文化,助力敦煌文物事業發展。”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説。

  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在民政部註冊成立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是保護敦煌文化遺産的主要社會力量。(記者張玉潔)

【糾錯】 責任編輯:王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