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在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隴西縣等多地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挖掘機、推土機、平地機等機械設備輪番上陣、穿梭作業,正在將零散旱垣逐步變身為“田成方、水相連、路相通”的高産良田。

近年來,定西市堅持把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高效節水灌溉作為農業産業發展的出路所在,創新探索“高標準農田+節水灌溉+規模經營”一體化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糧食安全、生態保護、産業升級的發展新路子。

截至目前,包括安定區在內的定西市七個縣區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55萬多畝,通過健全全過程管護機制,有效改善了農業生産條件,增強了抗旱防澇能力,高標準農田建設正穩步築牢當地糧食安全根基。

初冬時節,藥香瀰漫。隨着230多萬畝黃芪、黨參、紅芪等道地中藥材進入采收期,甘肅省定西市各地的田間地頭一片繁忙。在定西市安定區石泉鄉中山村的一處中藥材種植基地,藥材收穫機穿梭作業,以“低損挖掘—柔性輸送—精準分離”技術將破損率控制在3%以下,效率較人工提升15倍。

多年來,定西市立足“天然藥倉”優勢,打造千畝、萬畝中藥材示範帶,推廣規模化種植與科學管護技術,形成種植、采收、加工一體化産業鏈。如今,定西市中醫藥全産業鏈産值已突破500億元,中醫藥産業已成為定西的富民産業和強市産業。

近期,福建省福安市康厝畬族鄉梧溪村的柿子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豐收季。近年來,梧溪村依託毗鄰城區的區位優勢,着力改善村容村貌,精心打造四季更迭的花果景觀,使該村成為周邊市民周末休閒的熱門目的地。

梧溪村修建了串聯村落與田園的休閒步道,並在柿子林、生態茶園外圍引種了20多畝樹狀月季,搭配種植油菜花,形成賞心悅目的花果景觀,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隨着周邊生態景觀持續優化,梧溪村同步加快村居環境整治。一個環境優美、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美麗新梧溪,正徐徐展現。

近日,貴州省冊亨縣油茶果陸續成熟上市,當地採用“無人機搬運+人工采收”的作業模式,有序推進本季油茶采收工作。

當地首次引進無人機,將采收的油茶果快速運至山下收集點,為産業提質增效注入科技動能。
統籌:李傑 王健 李佳琳
編導:崔月平
記者:郭剛 王紫軒 郭圻 李紹進 楊焱彬
攝製:王穎 陳水付 高澤昕
包裝:夏勇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