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16 22:23:37 來源: 慶陽市委統戰部

寧縣:凝心鑄就共同體 民族團結譜新篇 

2025-11-16 22:23:37     來源: 慶陽市委統戰部
字體:
分享到:

  近年來,寧縣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按照“123456+同心圓”思路,增強創建“五度”(廣度、力度、深度、亮度、溫度),譜寫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一、凝聚共識,拓展創建“廣度”。寧縣立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舉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訓班,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製作民族團結宣傳片、微電影、短視頻,創辦“寧縣統戰”微信公眾號,編排民族歌舞,全方位宣傳民族團結的重大意義,多維度解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豐富內涵。通過一系列的宣傳動員,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識,為全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壓實責任,加大創建“力度”。堅持黨建引領民族團結,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創建工作專班,為創建工作提供了經費保障。專題研究部署創建工作,制定了《寧縣創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實施方案》,構建了黨政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群眾主體的創建工作格局。各級黨委(黨組、黨總支部)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黨日活動,集中學習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真正成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主心骨和帶頭人。

  三、創新載體,延伸創建“深度”。突出建設宣傳實體、開展創建活動、編織宣傳載體三項重點,持續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在建設宣傳實體方面,建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館1處;打造了一批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視覺形象實體。在開展創建活動方面,舉辦了“畫大同心圓·共鑄新輝煌”文藝晚會、舉辦了“翰墨寧州”書畫展、“舞動寧州”廣場舞展演、“唱響寧州”文化下鄉惠民巡演、“最美寧州”文創作品徵集系列活動,成功舉辦“九州共寧·華夏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專題展,讓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有感,提升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在編織宣傳載體方面,發揮縣融媒體作用,編織固定宣傳“點”;發揮“互聯網+”優勢,編織網絡宣傳“線”;發揮“八+N進”功效,編織社會宣傳“面”;發揮集中宣傳平台,編織線下宣傳“體”,讓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有效,提升了群眾政策的知曉率。

  四、探索路徑,提升創建“亮度”。把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與縣上打造村振興示範縣、隴東綜合能源化工基地核心縣、近悅遠來宜居宜業魅力縣深度融合,與走好産業富民、工業強縣、城鄉融合、環境賦能、治理提效、黨建領航一體推進,創新“挖掘、依託、嫁接、整合”四條路徑。深度“挖掘”“義渠古國”歷史文化,傳頌民族團結故事,增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識。注重“依託”美麗鄉村建設、“三抓三促”行動、民主協商議事、基層鄉村治理,繪製民族團結墻體畫,加強民族理論政策培訓,解決各族群眾愁盼問題。巧妙“嫁接”民族團結元素,融入“花滿寧州”田園文化藝術節、慶“三八”健步走、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舞比賽、校園文體活動。有效“整合”鄉村振興、園林縣城創建等項目資源,建成銀西高鐵寧縣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廣場暨高鐵門戶區5公里宣傳長廊、寧縣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廣場,弘揚民族團結文化,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五、改善民生,鞏固創建“溫度”。始終把不斷滿足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民族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保障少數民族權益,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權益保障暖民心、基層治理穩人心、鄉村振興聚人心,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