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14 17:06:44 來源: 甘南州融媒體中心

天路縱橫築夢高原——甘南州“十四五”交通事業發展紀實

2025-11-14 17:06:44     來源: 甘南州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桑科草原上,一條嶄新的高速公路如哈達般蜿蜒其間,連接起曾經遙遠的夏河縣城與外界。對於跑了大半輩子運輸的司機才讓來説,王格爾塘至夏河高速的通車,意味着去往合作市的時間縮短了近一半,“路好了,心也寬了,我們的牛羊、藏藥材能更快地運出去了。”他的臉上洋溢着發自內心的笑容。這僅僅是“十四五”以來,甘南州交通運輸事業實現歷史性變革的一個生動縮影。

  藍圖繪就

  高原上的“先行官”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樸素的話語在平均海拔近3000米的甘南高原,有着更為深刻和緊迫的含義。這裡山川壯美,資源豐富,但複雜的地形地貌也曾是制約發展的天然屏障。“過去,從合作到瑪曲,一路顛簸要大半天;有些偏遠的村子,下雨下雪就出不來進不去。”交通不便曾是壓在甘南經濟社會發展心頭的一塊巨石。

  “十四五”的號角吹響,甘南州將交通運輸擺在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明確其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先行官”和關鍵支撐的定位。一場以“抓項目促投資、優環境強合作、調結構惠民生、保暢通抓安全”為核心的交通大突破行動,在這片4.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面鋪開。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匯聚成強大的合力,推動甘南州交通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五年砥礪奮進,終得碩果盈枝。如今,甘南大地的交通版圖已然重塑:全州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8645公里,公路網密度提升至19.2%。更為可貴的是,路網結構持續優化,高速(一級)公路從無到有、達到181公里,5個縣市已通高速,較“十三五”末提升了25個百分點,剩餘的3縣通高速項目也在穩步推進。8個縣市政府駐地全部實現二級及以上公路連通,所有鄉鎮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實現 “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具備條件的自然村組通硬化路達到100%。一條條蜿蜒的公路,不僅是連接外界的通道,更是通往富裕和希望的康莊大道。

  攻堅克難

  織就立體交通網

  公路網絡,從“主動脈”到“毛細血管”的全面暢通。

  合作至賽爾龍高速公路的建設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大型機械轟鳴,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這條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甘南境內關鍵項目的高速公路,承載着打通甘青省際通道、深化區域合作的厚望。“地質條件複雜,環保要求極高,但我們有信心克服困難,早日建成這條發展之路、民生之路。”甘肅合賽公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技術質量部經理張少龍語氣堅定。

  “十四五”期間,甘南州堅持項目驅動,深入實施交通大突破行動。王格爾塘至夏河(桑科)高速、卓尼至合作高速一期工程的建成通車,讓夏河、卓尼、臨潭三縣百姓的“高速夢”照進現實。賽爾龍至郎木寺高速先導段開工建設,江果河至迭部一級公路具備開通條件,舟曲至瑪曲沙木多項目通過招商引資加快前期工作……一條條交通“大動脈”的加速成型,構建起甘南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與此同時,國省幹線的“提等升級”和農村公路的“提質增效”也在同步推進。大嶺山至卓尼二級公路、舟曲至永和一期工程、線達板至合作一期工程等一批幹線公路建成通車,如同強勁的“骨骼”,撐起了區域內部交通的連接。而在廣袤的鄉村,近三年投入農村公路養護資金2.2億元,累計實施自然村組通硬化路781公里、村道安防工程821公里、改造危橋32座,“路長制”全面建立。這些遍佈城鄉的“毛細血管”,不僅改善了農牧民群眾的出行條件,更成為鄉村振興的堅實支撐。卓尼縣納浪鎮朝勿村的村民梁沙業草感慨地説:“路修好了,客車通到了家門口,山貨能賣出好價錢。”

  鐵路破局

  終結“地無寸鐵”的歷史

  對於從未有過鐵路的甘南而言,鐵軌的延伸象徵着現代化進程的巨大飛躍。在蘭合鐵路甘南段的隧道施工現場,工人們日夜奮戰,向着貫通的目標穩步推進。蘭州至合作鐵路甘南段共49公里,總投資56.8億元,現已完成投資32.7億元;西寧至成都鐵路甘南段共183公里,總投資324.47億元,現已完成投資115.3億元,兩條鐵路在甘南境內形成“十”字型骨架。

  “我們盼這條鐵路盼了多少年啊!”在臨近工地的村莊,村民們時常遠遠眺望施工進展。鐵路,對於他們而言,意味着更快捷的出行、更低的物流成本、更廣闊的發展機遇。兩條鐵路建成後,將徹底結束甘南“無鐵路”的歷史,極大提升綜合運輸能力,使甘南更深層次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蘭州、西寧、成都等中心城市的時空距離將大幅壓縮,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前所未有的新動能。

  藍天之翼

  架起對外“對話”的空中走廊

  2023年8月1日,夏河機場在沉寂多年後再度響起飛機的轟鳴聲,標誌着其正式復航。如今,“成都=夏河”、“西安=夏河=拉薩”、“西安=夏河=天津”等航線的開通,使甘南與全國重點城市的&&更加緊密。累計完成航班保障1866架次,旅客吞吐量17.21萬人次,這組數字背後是甘南對外開放度的顯著提升。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落地自駕・暢游甘南”這一創新産品的推出。游客飛抵夏河機場後,即可租車自駕,深度體驗“九色甘南”的魅力,有效串聯起西北、西南的文旅資源。與此同時,瑪曲通用機場的前期工作也在有序推進,未來將進一步織密甘南的航空服務網絡,為偏遠地區提供高效的交通選擇。

  融合賦能

  釋放交通綜合效益

  “交通+旅游”,擦亮“聖境甘南·心靈之旅”金名片。

  沿着新通車的大嶺山至卓尼二級公路行駛,一路森林、草原、藏寨美景如畫,這條公路本身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甘南州圍繞8條精品旅游線路,着力構建“景道互聯、客源互送、快進慢游”的交通旅游網絡。臨潭冶力關、卓尼大峪溝、舟曲拉尕山等旅游景區公路的相繼通車,極大地提升了游客體驗。“以前進來路不好走,很多潛在游客會猶豫。現在交通太方便了,自駕、跟團都順暢,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迭部扎尕那一家“漢藏融合菜”小館的老闆李必強深有體會。

  客貨郵融合

  打通鄉村“最後一公里”

  夏河郵政攬投員王學俊騎着電動車駛入物流分揀中心,每天重復着卸車、安檢、分揀、裝車、送貨簡單的流程。然而,正是這看似簡單的流程,確保了夏河縣14個鄉鎮和65個行政村之間物流的暢通無阻。“十四五”期間,全州新建鄉鎮客貨郵綜合服務站56個,新增一體化示範線路31條,改造提升8個縣級寄遞物流共配中心、650個村級寄遞物流服務站。這條暢通的物流通道,不僅方便了生活,更激活了鄉村産業,為“農産品上行”、“工業品下鄉”提供了堅實保障,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智慧執法

  邁向“科技強交”

  針對“警力不足、人員短缺、設備老化”的現實困境,甘南州交通運輸局積極探索非現場執法新模式。自2025年6月8日王格爾塘公路超限監測站非現場執法設備正式投運以來,甘南在治理超限超載方面,成功實現了從依靠“人海戰術”到“智慧治超”的轉型升級。這不僅有效強化了路面管控,保障了公路基礎設施安全和運輸市場健康,更展現了行業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提升。

  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甘南交通運輸事業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萬壑群山間,天塹正在變為通途;廣袤草原上,發展的脈搏隨着一條條道路、一根根鐵軌、一架架銀鷹而強勁跳動。交通巨變,不僅是地理空間的連接,更是發展機遇的拓展、民生福祉的提升和現代化夢想的照進。(甘南融媒記者 張繼元)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