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寒潮接連來襲,氣溫持續下降,電網負荷不斷攀升,一年一度的迎峰度冬保供電戰役已悄然打響。在萬家燈火的背後,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變電運檢中心早已嚴陣以待,他們以變電站為戰場,用專業與堅守,築牢電網安全運行的每一道防線,全力守護着城市電網的“心臟”。
精準把脈,為電網“無功”“強筋健骨”
冬季電網對無功功率需求大增,電容器組的健康狀況直接關係到電壓穩定和線路損耗。為此,變電運檢中心將電容器專項治理列為迎峰度冬的首批重點任務,採取了“運維檢查+檢修消缺”的雙重保障模式。

11月7日,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變電運檢中心鐘向東、陳輝正利用紅外測溫儀在330千伏銀杏變開展電容器組的測溫工作。
“8號電容器組B相熔絲接頭測溫偏高,達到86攝氏度,比正常相高了近20度!”11月7日,在330千伏銀杏變電站內,試驗班班員鐘向東手持紅外測溫儀,敏銳的發現了異常。同行的陳輝立即上前覆核:“嗯,這個溫度確實偏高了,長期運行容易引發故障,記錄缺陷,進行緊急消缺。”
呼嘯的寒風中,檢修人員利用負荷較低的時段,熟練地更換熔絲、緊固接頭,操作精準無誤。“就像人冬天要進補一樣,電網也需要充足的無功營養,我們必須確保這些‘補給官’時刻保持最佳狀態。”檢修人員張亞軍在現場説道。
深度體檢,為開關設備“舒經活絡”
與此同時,在330千伏銀杏變的開關小室內,試驗班的另一項工作正緊張有序的開展着。開關櫃作為電網中執行分合閘操作的關鍵,其動作的可靠性至關重要。、

11月7日,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變電運檢中心童亞平、牟志傑正在330千伏銀杏變開展開關櫃的例行試驗工作。
“絕緣電阻值達標,但B相開關的合閘時間比標準值慢了3毫秒。”試驗人員童亞平盯着測試儀屏幕,這細微的差異引起了他的警覺,“雖然還在合格範圍內,但冬季負荷重,操作頻繁,我們必須追求零瑕疵。”
試驗班班員牟志傑立即組織分析:“拆開檢查機械部件,重點看緩衝器和連桿機構。這3毫秒的延遲,可能就是未來一次故障越級的原因。”經過仔細排查,果然發現緩衝器存在輕微卡澀。經過處理後重新測試,各項參數均達到優秀水平。
“迎峰度冬期間,我們將對重要變電站的開關櫃進行全覆蓋的‘體檢’,包括機械特性、回路電阻、絕緣性能等全部的例行檢修項目,就像給運動員做全面體能測試,確保他們在‘比賽’中發揮出最佳水平。”
智慧升級,為繼電保護裝置“換裝增智”
11月7日,在110千伏長道變電站保護小室內,變電二次班班長劉波正帶着入職兩年的青年員工常升龍對一套運行了十餘年的110千伏一母合併單元進行改造升級。繼電保護裝置是電網的“神經網絡”和“安全衛士”,其動作的正確性直接關係到故障的快速隔離和系統的穩定。“對側電纜芯核對清楚了嗎?一定要用萬用錶量通斷,不能只看標號!”劉波對常升龍囑咐道。

11月7日,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變電運檢中心常升龍、張正、劉波正在110千伏長道變開展繼電保護裝置的升級工作。
“班長,這套老裝置就像個反應遲緩的老兵,維護起來太困難了。”工作間隙,常升龍感慨道。
“是啊,所以我們要給它換上‘最強大腦’,這次升級後,它的邏輯判斷將更智能,通信能力更強,能實現更精準的故障定位和隔離。就好比從功能機升級到了智能機,電網的‘免疫力’將會大大增強。”
截至目前,二次班已完成多個站的老舊保護裝置的改造升級,進一步築牢了電網安全運行的“第二道防線”。
除了各專業班組的專項攻堅,變電運檢中心更注重協同作戰,織就了一張全方位的防護網,加強重要線路和重載設備的監控力度;增加異常天氣特巡頻次;完善應急預案,提升快速響應能力;充實搶修物資儲備,確保備品備件充足可用;嚴格執行值班制度,保障信息渠道暢通。
寒風凜冽,銀線穿梭。在變電站的每一個角落,變電運檢人員用腳步丈量責任,用雙手守護光明。他們專注的表情,熟練的操作,在寒風中記錄的身影,共同匯聚成了保障電網迎峰度冬的磅礡力量。
“迎峰度冬沒有旁觀者,每一處隱患清零,群眾過冬就多一份保障。”變電運檢中心負責人&&。下一步,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變電運檢中心將繼續以最高的標準、最嚴的要求、最實的舉措,全力以赴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交上一份人民滿意的迎峰度冬保電答卷。(楊瑞 李文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