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14 17:06:49 來源: 甘南州融媒體中心

深耕産業發展 賦能鄉村振興——甘南州特色産業發展綜述

2025-11-14 17:06:49     來源: 甘南州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近年來,甘南州抓布局、優結構,創新發展文旅産業,加力提升農牧産業,持續推進“牛羊豬雞果菜菌藥+青稞”提質增效行動,以持久之功壯大産業,讓發展動能更加強勁,以産業提質增效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文旅融合書寫華麗篇章

  近年來,甘南州緊緊圍繞生態功能定位、豐富的自然資源稟賦和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沿着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之路,紮實開展“文旅融合發展提質增效年”活動,加快構建“文旅主導、三産融合、多元共生”産業格局,正以全新的姿態、嶄新的面貌,書寫着屬於甘南文旅産業的華麗篇章。

  甘南州發揮文旅産業綜合性強、關聯度大、産業鏈長的優勢,着力完善現代化文旅産業體系,為文旅産業“延鏈”“補鏈”“強鏈”提供關鍵支撐,印發實施《甘南州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甘南州“十四五”文化廣電和旅游業發展規劃》,編制《舟曲縣文旅高質量發展規劃》《卓尼縣旅游業發展規劃》等7個縣域規劃和《扎尕那5A級景區提升規劃》《大峪溝景區總體規劃》等12個重點景區規劃,形成了以州上規劃為總綱、縣市規劃為框架、景區規劃為基礎的文旅規劃體系。

  加大文旅産業項目建設力度,立足新消費、新需求、新體驗,持續打造鄉村旅游、紅色旅游、康養旅游、冰雪旅游、低空旅游等産業業態,不斷延伸,“十四五”文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14.3億元,完成35個招商引資項目投資28.7億元。着眼“全域全季全時”業態布局,建成夜色街區4處、冰雪樂園10處、康養體驗基地3處、低空飛行營地3處,培育開發紅色研學、游牧體驗、自駕露營、夜游燈光秀等業態産品30多種。持續幫扶文旅企業發展,幫助文旅企業融資貸款2.9億元,扶持文旅企業實施項目22個,培育甘南道源、九色香巴拉等文旅産業鏈規上企業29家。

  將文旅産業作為“優先方向”,以“聖境甘南·心靈之旅”品牌為引領,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冶力關成功晉陞國家5A級旅游景區,扎尕那獲評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2023年最佳旅游鄉村,41個A級景區串珠成鏈,旅游人數和旅游花費年均保持兩位數增長。2025年1-9月,全州接待游客2901.4萬人次、旅游花費155.3億元,年內將首次突破3000萬人次大關。

  甘南加快推動文化旅游産業發展的生動實踐,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詩和遠方”。

  農牧産業實現提質增效

  秋日草原,水草豐盛,牛羊茁壯。在這片藍天白雲映襯下的土地上,蜿蜒的河流、悠然自得的牛馬與點綴其間的帳篷,共同描繪出一幅寧靜祥和的畫卷。

  近年來,甘南州致力於牦牛産業的高質量發展,將其視為生態建設的基石、草畜平衡的紐帶、産業發展的根基以及綠色崛起的必由之路。

  在貢巴甘青川活畜交易市場,繁忙而熱鬧的交易場景隨處可見。碌曲縣投資2070萬元建設貢巴甘青川活畜交易市場,打造了甘青川交界地區最大的活畜流通和貿易集散地,這裡每年九月至十二月間都會匯聚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進行大規模的活畜交易。

  2022-2024年甘南州總投資5000萬元實施“甘南牦牛産業高質量發展項目”,對全州418家養殖專業合作社暖棚、儲草棚等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提升,進一步提升牦牛科學養殖基礎條件,實施瑪曲縣河曲馬場萬頭牦牛養殖基地建設項目,已建成暖棚5000平方米,飼草棚4000平方米,配備飼料加工設備4套;碌曲縣投資5000萬元建設畜牧産業園,第一條生産線已運行,年屠宰牛達到15萬頭、羊25萬隻;夏河縣投資2100萬元實施科才鎮萬頭牦牛養殖育肥示範基地建設項目,已爭取落實中央預算內資金11500萬元持續推動夏河縣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項目。預計2025年末全州牛存欄130萬頭,出欄70.49萬頭;羊存欄145萬隻,出欄171.59萬隻;豬存欄25萬隻,出欄15.5萬隻。

  在實施延鏈補鏈強鏈工程的過程中,甘南州做強牦牛産業“芯片”,有力推動了牦牛産業的高質量發展。牦牛繁育核心群達到150個,“美仁牦牛”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建成瑪曲縣國家級甘南牦牛遺傳資源核心保護區,發布《甘南牦牛繁育技術規程》等三個地方標準,爭取牦牛良種補貼項目資金2490萬元,開展良種牛調引及良繁基地建設工作,已調引二級以上甘南牦牛種牛4260頭,建成良繁基地(配套設施)8個,提升甘南牦牛國家級保種場基礎設施及供種能力,完成第一劑甘南牦牛凍精製作,建成牦牛凍精站,為下一步創建甘南牦牛基因庫打下堅實基礎。

  甘南州還不斷提升飼草料生産加工能力,建成了5個萬畝優質飼草料生産基地,落實畜牧業救災資金3650萬元,調運飼草料19.9萬噸,緩解了天然草場放牧壓力。與蘭州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聯合研發牦牛高效養殖飼草配方,瑪曲縣探索試種水培牧草,在冬季枯草期可生産鮮草72噸,夏河縣10萬噸破壁生物飼料生産線加工項目開工建設,通過飼喂牦牛健康高效養殖專用飼草配方,實現了牦牛雙胎繁育和當年發情等三十年來罕見的繁殖效益,助力傳統農牧産業實現提質增效。

  特色産業“鏈”動高原蝶變

  甘南州立足資源稟賦,着力構建“牛羊豬雞果菜菌藥+青稞”為支撐的特色産業體系,為現代農牧業提質增效注入強勁動力。

  青稞是甘南州的特色優勢作物。近年來,甘南州委、州政府堅持把青稞産業作為高原特色優勢産業發展的突破口,&&了《甘南州“牛羊豬雞菜果菌藥+青稞”8+1特色産業提質增效總體方案(2024—2025年)》和《甘南州青稞産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4—2030年)》,強力推動青稞産業高質量發展,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甘南州先後選育出16個甘青系列青稞新品種,其中,甘青4號等7個青稞品種通過全國小宗糧豆品種鑒定委員會鑒定定名,佔國鑒品種的77.8%,甘青8號等6個青稞品種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相繼在生産中大面積推廣應用。在甘南州科技局立項的兩輪青稞産業化良種繁育體系項目帶動下,初步構建了甘南州青稞原原種、原種和良種三級繁育體系,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

  全州建成青稞、藥材良種繁育(種子種苗繁育)基地8.1萬畝。2025年全州青稞種植面積達到30萬畝,産量達到4.8萬噸,分別比“十三五”末增長22.79%、增長35.59%。新選育出2個甘青系列青稞新品種,3個青稞品種通過國家登記認定。2022-2025年累計投入6364萬元,建設青稞良種繁育基地22.7萬畝,成立了甘南州第一家“科研院所+生産企業”模式的標準化制種企業,良種供應能力明顯提升。

  中藏藥作為甘南州特色優勢産業和九大重點優勢産業之一,以獨特的産業模式,加之政策助力,正朝着集聚化、規模化方向大步邁進,展現出無限潛力。

  近年來,甘南州始終把中藏醫藥産業作為全州特色優勢産業培育發展,通過建立鏈長制、鏈主制,逐步形成以“龍頭企業+骨幹企業+配套中小企業+農業合作社+農戶”為模式的産業鏈條。先後&&《甘南州中藏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藏醫藥發展條例》等相關政策措施,編制《甘南州中藏醫藥産業“十五五”發展規劃》,助力推動中藏醫藥産業集聚化、規模化發展。

  截至2024年年底,全州共有中藏藥材種植、加工企業54戶,中藏醫藥保健品生産企業2家。逐步形成了以臨潭、卓尼、舟曲為主的優勢主産區和以迭部、合作、碌曲、夏河為主的示範推廣區,年産量達6.8萬餘噸、産值超25億元。全州中藏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0.32萬畝,較“十三五”末增長21.32%,累計建成中藏藥材綠色標準化種植基地40萬畝,臨潭當歸、臨潭大黃、卓尼當歸、卓尼柴胡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登記。

  甘南州深耕綠色有機現代農牧産業,以“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為抓手,累計認證“三品一標”産品249個,38個品牌入選“甘味”目錄,牦牛乳(曲拉)交易量佔全國市場的86%,牦牛、藏羊、中藏醫藥全産業鏈産值突破190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10倍以上。(甘南融媒記者 馬保真)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