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14 15:43:11 來源: 康樂縣融媒體中心

康樂縣:菌香滿溢 以“鏈”聚勢 釋放富民強縣大“蘑”力

2025-11-14 15:43:11     來源: 康樂縣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十四五以來,康樂縣科學規劃“縣城工貿、北部牛羊、南部旅游、川區菌菜、山區藥材”的産業布局,將香菇産業作為破解鄉村發展瓶頸、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核心抓手。從2019年的零星試驗種植,到如今的全鏈條布局,從本土培育的小眾品類,到暢銷全國、遠銷韓國的優質品牌,小香菇已然成長為年産值超2.5億元的“黃金産業”,在康樂大地上鋪就出一條産業興、農民富的康莊大道,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在縣域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

  品質提升 科技帶動:“小香菇”成就大産業

  産業振興,基地為根,科技為魂。初冬的康樂縣胭脂鎮大莊村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一幅規模化、標準化的産業畫卷映入眼簾。現代化的菌棒生産車間、分揀烘乾車間、冷鏈保鮮庫依次排布,機器轟鳴與工人忙碌的身影交織成蓬勃的生産樂章。

  作為康樂縣食用菌産業的龍頭企業,千楓祥菌業已形成集食用菌菌棒生産、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産業體系,成為縣域特色産業的一張亮眼名片。

  甘肅千楓祥菌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産基地負責人王光彬説:“目前,甘肅千楓祥菌業科技有限公司年生産香菇菌棒能力達800萬棒,年産出香菇4000噸以上,營業收入達2500萬元以上。同時,公司食用菌生産加工為附近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實現年務工人數達600人,年發放工資800余萬元,人均每月增收3000元,務工時間可達10個月,人均增收穩定在2萬元以上,真正讓香菇種植成為靚麗的‘康樂名片’和群眾增收的搖錢樹。”

  試點先行 聯農帶農:小大棚撐起“致富傘”

  近年來,康樂縣立足高原氣候優勢,深入實施“産業富縣”戰略,構建起“企業+基地+經營主體+農戶”的發展模式,推動香菇産業從“零散試點”向“規模集群”跨越發展。

  目前,香菇種植基地遍地開花,已建成胭脂鎮1450畝核心種植基地、八松鄉530畝試驗示範基地,以及景古鎮、虎關鄉、上灣鄉、鳴鹿鄉等多個香菇種植基地,累計建成標準化大棚1570余座,形成了菌種研發、菌棒生産、種植培育、精深加工、包裝銷售的完整産業鏈。

  政策的有力支撐,讓種植戶的信心越來越足。二十鋪村香菇種植基地負責人段一林就是政策紅利的直接受益者。

  康樂縣虎關鄉二十鋪村基地負責人段一林説:“前幾年種了四五個棚,這幾年獎補政策也到位,我信心也大,建了25個棚,全部上滿菌棒是20萬棒,現在賣了30到40萬,使我信心大增,明年想再擴建二十幾個棚,修建兩個冷庫,一個成品庫,一個採菇的庫。”

  生態為基 政策護航:産業鏈發力拓市場

  鄉村振興,産業先行。康樂縣堅持用工業化思維發展特色産業,2005年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成果轉化中心建成,掛牌投入使用。先後引進精深加工企業2家,其中西北牛食品公司研發生産以“香菇醬”、“香菇牛肉醬”為主的系列産品;康源達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從香菇中提取多糖等産品,年産“香菇多糖”2000噸、産值2300萬元,主要銷往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外市場。依託蘭州海關幫扶康樂縣有利條件,10噸康樂香菇首次走出國門、遠銷韓國,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擴大了“康樂香菇”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康樂縣康源達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質檢科長徐廣濤説:“我們公司的香菇濃縮液産品原材料以幹香菇為主,經過自動化生産後出品濃縮提取物,既可為食品增鮮提味,又能用於醫藥、美容等方面。目前,每天能生産約3噸,産值可達約62萬元,産品主要銷往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地,市場前景廣闊。”

  如今,康樂縣香菇産業已形成集菌種研發、菌棒生産、養菌種植、分揀烘乾、精深加工、包裝銷售於一體的全産業鏈體系。2025年,産業規模持續擴容,投放菌棒1000萬棒,産量攀升至1.03萬噸,産值達2.5億元,五年間實現了産值翻倍、規模倍增的跨越式發展,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增長極。

  康樂縣特色農業發展中心副主任董玉鵬説:“經過五年的發展,我縣香菇産業已基本形成了集菌種研發、菌棒生産、養菌種植、分揀烘乾、精深加工、包裝銷售為一體的香菇全産業鏈。今年,縣上大力發展香菇産業,新建香菇生産棚408座,全縣食用菌大棚數達到1973座,生産菌棒1000萬棒,力爭五年內把康樂打造成‘西北高原夏菇之鄉’。”

  藍圖繪就,未來可期。站在新的發展起點,康樂縣為香菇産業繪製了更加宏偉的發展藍圖。按照規劃,到2026年底,全縣香菇種植菌棒將達到1500萬棒,年産量突破1.5萬噸,産值突破3億元,真正把香菇産業做成富民的暖心産業、強縣的支柱産業。(周伍斤 杜建龍)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