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千年藥鄉”處處瀰漫着濃濃的藥香。伴隨着機器的轟鳴聲,一捆捆當歸、黨參等中藥材進入了加工環節,甘肅岷縣道地藥材的産品附加值在加工與創新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在岷縣中寨鎮暢通中藥材種植購銷農民專業合作社,産業工人正在將當季收穫的鮮黨參穿條、沖洗,一串串飽滿的黨參被整齊地碼放在托盤裏,等待着即將開始的烘乾工序。該合作社烘烤房負責人劉勝林介紹:“烘乾房可以一次性裝鮮貨4.5噸到5噸,經過三次烘烤,兩次揉搓就可以上市交易了。”
在岷縣,乾貨黨參的交易價格比鮮貨高將近八倍,而傳統的黨參加工晾曬工藝完全依照天氣情況而定,每天都是大晴天的情況下,5噸鮮黨參完全晾幹也需要50天左右,而引進烘烤機之後,這個過程將縮短至48小時以內,在鮮黨參採挖到幹黨參上市的這段加工真空期內,烘烤工藝為合作社搶佔市場先機,及時回籠資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前,岷縣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到70萬畝,其中當歸種植面積達到了27.2萬畝,在如何提升當歸附加值這個問題上,中寨小夥李興盛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醋,作為家家戶戶餐桌上的必備品,在市場上的需求量一直不小,早在漢朝時期民間就開始廣泛食用,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記載醋的藥用功效,如活血行氣、消腫散結等,而當歸有着活血補血、潤腸通便等功效,如何把食醋與當歸的功效有機融合,成了李興盛最大的心願。
經過無數次失敗的實驗,一條可行的路徑終於被找到,李興盛欣喜地介紹:“我們在發酵工藝中就將當歸粉融入醋胚中共同發酵,後期再加入不同比例的當歸提取液進行陳釀,這樣生産的當歸醋就變成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滋補氣血的養生醋。”
依靠當歸養生醋的“獨門秘籍”,李興盛順利成為鄉村致富帶頭人,在中寨鎮政府的協調推動下,李興盛成立了合作社,並助力周邊20多戶農戶增收。據了解,該合作社年産當歸養生醋200余噸,收入約160萬元。
2024年,該合作社的産品經由主管部門層層篩選,順利進入岷縣各大超市的農特産品銷售專櫃,平均500ml當歸養生醋市場價格達到8元,在掀起熱賣潮的同時更提升了周邊農戶的收入。談及下一步打算,這個年輕人眼裏閃着光:“我們向國家知識産權局已提交黃芪保健醋和黨參養生醋的兩項發明專利,預計明年可以投産上市”。
從“靠天加工”到“自主烘烤”,岷縣道地藥材的産業鏈條不斷延伸;從當歸的“鮮貨交易”到“創新利用”,岷縣道地藥材的精深加工率持續提升,一條提升中藥材附加值的嶄新路正在向未來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