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14 17:08:28 來源: 敦煌市委宣傳部

敦煌:雙向賦能繪新卷 城鄉共譜幸福曲

2025-11-14 17:08:28     來源: 敦煌市委宣傳部
字體:
分享到:

  “以前農村廁所是‘一個坑兩塊板’,冬天冷得不想去,夏天臭得蹲不住,城裏孫子不願回鄉。現在新廁所暖烘烘,孫子常回來住!”敦煌郭家堡鎮六號橋村村民馬有國笑着説。​

  曾經,簡陋的旱廁是農村生活的痛點,不僅如廁體驗差,還影響着鄉村的整體風貌與人居環境。如今,隨着敦煌大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像馬有國家這樣的變化在鄉村處處可見。十四五期間,敦煌累計完成16983戶農村戶廁改造,改廁率達86%,水衝式廁所成為農村新標配,徹底改變了以往的如廁困境。

  敦煌鄉村廁所改革

  近年來,敦煌在鄉村建設上持續發力,推進“5155”鄉村建設示範行動,56個村實現省、市、縣三級示範村全覆蓋,3個省級和美鄉村成功建成。投資1.28億元改造2568戶農房,配套硬化工程與天然氣,農村生活更加便捷。9800余萬元投入人居環境整治,打造10個示範村、100個示範組,鄉村顏值與內涵同步提升,實現從“有的住”到“住得好”的轉變。

  産業是城鄉融合發展的根基,在敦煌的鄉村,一片片農田與溫室大棚,正孕育着無限希望。“2025年,我們‘一口甜’草莓又擴種了大概七畝地,主要有香野、紅顏,還有白珍珠草莓,現在已陸續上市,産量和品質都很不錯,深受敦煌市民喜愛。”敦煌市肅州鎮武威廟村戈壁農業園區種植戶劉洋難掩興奮。戈壁灘上的特色草莓,利用20℃的晝夜溫差鎖住糖分,搭配科學培育技術,每顆草莓甜度超15%,備受市場青睞。走進日光溫室,綠意盎然,“敦煌葡萄”“李廣杏”等特色農産品在這裡茁壯成長。“李廣杏”憑藉獨特口感與品質,躋身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行列,成為敦煌農産品的閃亮名片。敦煌葡萄、紅棗憑藉上乘質量,遠銷22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量達2萬噸。

  敦煌多品種草莓

  “十四五”期間,敦煌累計新改建日光溫室404座,新建育苗繁育中心1個、育苗能力達400萬株,至2024年底設施農業面積達6717.41畝,較2021年增長69.5%。

  與鄉村變化交相輝映的,是敦煌城市的更新蝶變。在絲路花苑小區,住戶崔文明提及市政管網改造,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以前大暖通不上,家裏冬天冷冰冰的,日子別提多難熬。現在政府大力改造,大家都雙手贊成,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大好事!”​

  今年年初,敦煌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改造城市供熱管網5.32公里,實現第一、二、三熱源廠供熱管網互聯互通。自10月20日提前供暖以來,城市居民家中溫暖十足。供熱效果的提升,正是敦煌加強城區集中供熱保障能力的生動體現。

  除了供熱管網,敦煌還啟動實施城東片區道路排水防澇項目建設工程,對城區9條道路的供排水、供熱管網等進行改造。已改造供水管網1.47公里,排水管網3.84公里,新建雨水管網6.98公里,供熱管網5.32公里,同時配套建設檢查井等附屬設施。​​

  漫步在敦煌的街頭巷尾,城市“微更新”帶來的變化隨處可見。31個小微公園、口袋公園“見縫插綠”,如同綠色的寶石,鑲嵌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這些公園雖小巧玲瓏,卻各具特色,為市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13座新建改建公廁,從設計到設施配備,都盡顯人性化關懷。8座融入飛天元素的智慧公交站亭,成為了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這些站亭不僅造型獨特,充滿藝術感,還具備實用功能。

  黨河風情線綠化帶

  如今的敦煌,鄉村有“詩和遠方”,城市有“煙火溫情”,一幅城鄉共榮的幸福畫卷正在古域大地上精彩鋪展。(朱麗媛)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