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的春風拂過,巾幗之花競相綻放。在玉門,婦女事業如同一幅絢麗畫卷,正徐徐鋪展。從鄉村振興一線到科技創新前沿,從家庭建設到社會治理,處處躍動着女性的身影,綻放着“半邊天”的獨特光彩。
維權關愛築防線:織密婦女兒童“溫暖守護網”
在新市區街道,活躍着一支由社區幹部和退休教師組成的“媽媽嘮嗑隊”。去年冬季,居民李秀蘭因家庭矛盾終日愁眉不展。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媽媽嘮嗑隊”多次上門談心,最終化解了這個家庭長達數月的冷戰。“她們就像自家姐妹一樣貼心。”李秀蘭感激地説。
如今,這樣的“媽媽嘮嗑隊”已在玉門市發展至126支,累計調解家庭矛盾千余起。與此同時,“12338”婦女維權熱線與“12345”便民服務熱線協同運作,超過九成的婦聯執委融入基層網格,共同構建起一張覆蓋廣泛、響應及時的婦女兒童關愛網絡。

關愛服務持續深化。遍佈社區的“愛心驛站”成為溫馨港灣,“愛心媽媽”們利用課餘時間,為孩子們提供課業輔導和心理疏導。
五年來,市婦聯累計為3800多名困境婦女兒童發放救助金和物資,總價值440余萬元。“春蕾計劃”“母親郵包”等公益項目如春風化雨,滋潤着需要幫助的家庭。超過1.2萬小時的“愛心陪伴”服務,用點滴真情匯聚成溫暖力量。
建功立業激活力:激活巾幗發展“強引擎”
清晨,柳河鎮官莊子村的“巾幗家美積分超市”裏熱鬧非凡。村民趙彩霞用參與環境整治積攢的分數兌換了心儀的生活用品,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打掃庭院、參與村務都能積分,這不僅是對我們勞動的認可,更激發了大家建設美麗家園的熱情。”她感慨地説。

這樸實的獲得感,正是玉門市婦聯五年來聚焦中心、服務婦女的生動寫照。市婦聯強化“巾彩頭雁”品牌引領,通過“項目帶動 + 春風送崗 + 直播帶崗”等多元化模式,精準對接婦女創業就業需求。
“十四五”以來,全市共培訓家政、育嬰等女性人才1440人,爭取獎補資金34.5萬元,創建各級巾幗示範基地6個,帶動7000余名婦女實現創業就業夢想。在科技創新領域,市婦聯培育“巾幗創新工作室”2個,推薦3名優秀女性入選“甘肅省巾幗科技專家智庫”,組織女科技特派員開展服務253場次,讓巾幗力量在創新一線綻放光彩。

鄉村振興路上,巾幗力量同樣不可或缺。全市評選“美麗庭院”636個,建成“巾幗家美積分超市”80個,創新推行“評星晉級”機制,激發婦女參與環境整治、弘揚文明新風的內生動力。1278名巾幗志願者活躍在城鄉之間,五年來開展志願服務活動2108場次,推動形成了民風淳樸、家風良好、鄉風文明的新氣象。
強基固本聚合力:築牢婦聯組織“橋頭堡”
“現在婦聯組織就在身邊,有什麼困難隨時都能找到‘娘家人’。”這是越來越多玉門婦女的共同感受。
五年來,玉門市婦聯持續深化改革,實施“巾彩聚能”強基賦能行動,推動組織建設實現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的深刻轉變。市婦聯深入開展“破難行動”,在“三新”領域新建婦聯組織73個,吸納團體會員793家,建立各類婦聯組織792個。“婦女之家”“婦女微家”實現規範化、品牌化建設,成為服務婦女的“暖心驛站”。
創新構建的“宣傳+培訓+篩查+疫苗+保險+救助”六位一體健康保障體系,為8400名婦女提供“兩癌”免費檢查,為442名女童接種HPV疫苗,發放救助金、慰問金及物資總值443萬元,惠及3812名困境婦女兒童。“法治玉門·巾幗行動”培育“巾幗法律明白人”176名,開展普法宣傳767場次,為婦女權益築牢法治屏障……這點點微光、涓涓細流,最終匯成了關愛婦女兒童的磅礡江海。

五年耕耘碩果豐,巾幗揚帆再出發。從思想政治引領到創業創新,從權益保障到家風建設,五年的紮實工作,為玉門婦女事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未來的工作夯實了基礎。站在“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啟幕的歷史交匯點,玉門市婦聯將繼續以“服務婦女、服務大局”為初心,團結帶領全市婦女在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科技創新的廣闊舞&上續寫“巾幗不讓鬚眉”的時代華章,讓巾彩之花在玉門大地上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芳華!(靳娜娜 張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