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13 17:53:50 來源: 嘉峪關日報

“十四五”期間嘉峪關市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綜述

2025-11-13 17:53:50     來源: 嘉峪關日報
字體:
分享到:

  原標題:五載春風拂沃野 “農”墨重彩啟華章

  ——“十四五”期間嘉峪關市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綜述

  五年來,嘉峪關市農業增加值提高到7.25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2478元增長到30742元;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7.35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12萬畝;土地流轉面積由1.93萬畝提升至5.4萬畝;累計認證“三品一標”“甘味”農産品26個;全市17個行政村均創建為省級“清潔村莊”,累計創建省級示範鎮1個、省級示範村15個。

  “十四五”時期,嘉峪關市聚焦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美三大核心任務,農業增加值穩步攀升,特色産業多點開花,和美鄉村底色鮮亮,繪就了一幅産業興旺、政策惠民、鄉村宜居的壯麗畫卷。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嘉峪關市始終把糧食生産放在突出位置,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全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單産水平。全市持續落實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84萬畝,通過推廣優良品種、強化田間管理、改善生産條件等一系列舉措,糧食生産能力穩步提升。“十四五”規劃提出的糧食綜合生産能力達到2.8萬噸以上的目標已提前超額完成,2025年預計糧食産量達到3.1萬噸以上,為區域糧食安全築牢了堅實屏障。

  嘉峪關市聚焦現代寒旱特色農業發展目標,圍繞蔬菜、種業、奶牛三大優勢産業,堅持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産、産業化經營,依託年均光照長、晝夜溫差大的氣候優勢,大力發展高原夏菜産業,建成5個標準化生産基地,引進示範優良蔬菜品種26個,年均落實瓜菜種植面積3萬畝(含復種)以上。着力打造高效制種基地,建成1.5萬畝標準化制種基地,種子年産量達0.58萬噸。其中,向日葵種子産量達200噸,佔全國食葵用種量的10%,在全國食葵制種領域佔據重要地位。通過與科研機構、龍頭企業深度合作,推廣先進制種技術,嚴把種子質量關,嘉峪關制種産業已形成從品種選育、種植生産到加工銷售的完整産業鏈,“嘉峪關種子”以優良的品質贏得了市場廣泛認可。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認證“三品一標”“甘味”農産品26個,特色農産品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奶牛産業實現量級突破,支持祁牧乳業建設奶牛胚胎移植繁育中心,借助奶牛體外生産胚胎技術,推動奶牛良種繁育實現跨越式發展,奶牛存欄量從2020年的0.6萬頭增加到2024年的0.97萬頭,奶産量同步從2.97萬噸提升至4.52萬噸。&&畜禽調引獎補政策,畜牧業規模化、標準化水平顯著提升。

  産業鏈條不斷延伸拓展,嘉峪關市積極推動農業産業向二産、三産延伸,構建全産業鏈發展模式。引進脫水蔬菜、辣椒醬、預製菜等生産線12條,農産品加工轉化率提升至55%,農産品附加值提高40%以上,農産品實現了從“原字號”到“製成品”的價值躍升。依託鄉村特色産業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民宿、家庭旅館、採摘觀光等庭院經濟,全市休閒農業營業收入增長至5500萬元以上,農旅融合發展成效顯著。

  強農惠農政策的精準落地,為農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耕地地力補貼、農機購置補貼、一次性種糧補貼等惠農政策全面落實,政策性農業保險實現“增品、擴面、提標”,保險品種增至16個,累計保費規模突破5337.12萬元,2025年保費達1484.24萬元,為農業生産繫上了“安全帶”。

  項目是發展的載體,改革是動力的源泉。“十四五”期間,嘉峪關市以重點項目為抓手,以深化改革為突破,不斷優化農業生産條件,激活農村發展內生動力,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強勁動能。

  重點項目落地見效,2021年至2025年,全市累計爭取中央、省、市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資金2.39億元,組織實施項目103個,建設高標準農田、開展高效節水灌溉,大幅降低了生産成本,提高了生産效率。

  農業農村改革縱深推進,土地流轉市場化、規範化水平不斷提高,2021年至2025年,全市土地流轉面積從1.93萬畝提升至5.4萬畝,土地流轉率從28.2%提升至55.7%,有效促進了農村産業結構調整和土地規模化經營。大力培育農業經營主體,累計認定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8家、示範社25家、示範家庭農場25家,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農村集體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21年至2024年,村均經濟收入由31.6萬元增長至84.8萬元,增幅超過160%;村均經營性收入從22.57萬元提升至52.73萬元,增幅約132%,發展成效持續領跑全省。2024年,順利完成嘉峪關村一組89戶279人的宅基地拆遷安置工作,發放拆遷補償款1.3億元,切實保障了農民合法權益。

  特色農業領域招商引資成果豐碩,引進河北農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自主培育的“玲瓏脆”“昌華紫霞”等高端櫻桃品種,規劃建設50畝櫻桃種植基地,這些品種果徑大、硬度高、風味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達23.3%,填補了西北地區高端櫻桃市場空白,為農業産業升級注入了新活力。

  “十四五”期間,嘉峪關市以省級鄉村建設示範市為引領,持續推進“5155”鄉村建設示範行動,大力實施農村“廁所、垃圾、風貌”三大革命,不斷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讓鄉村既有“顏值”更有“內涵”。

  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累計改造戶廁5572戶,實現農村景區、農業園區和各行政村公廁全覆蓋,農民生活品質大幅提升。紮實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實現無害化處理率100%,廢舊農膜回收率、秸稈綜合利用率、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均達到85%以上,農村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如今的嘉峪關農村,房前屋後整潔有序,田間地頭綠意盎然,17個行政村全部創建為省級“清潔村莊”,創建“潔凈庭院”5503戶,佔農村總農戶的98.6%以上。嘉峪關市被確定為省級鄉村建設示範市,累計創建省級示範鎮1個、省級示範村15個,鄉村建設的“嘉峪關樣板”日益成型。

  五載耕耘結碩果,砥礪奮進再揚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嘉峪關市將繼續立足資源稟賦,聚焦高質量發展,持續做強特色産業、深化農村改革、建設和美鄉村,奮力譜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融媒體中心記者 白艷華)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