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縣聚焦新興領域黨建工作任務要求,在快遞行業中開展隨手辦,做政策法規宣傳員;隨手報,做社情民意收集員;隨手查,做食品安全監督員;隨手拍,做文明創建觀察員;隨手幫,做困難群眾暖心員“五隨手”工作法,引導新就業群體發揮“移動攝像頭”和“行走宣傳欄”的優勢,推動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行業發展和基層治理同頻共振、同題共答。
天祝縣以黨建為總抓手,構建起 “組織引領+陣地支撐+制度保障” 的轉型框架,讓快遞行業從“松散群體”變為“組織化力量”,形成“黨委統籌、網格聯動、黨員帶頭”的治理體系。快遞外賣行業黨委將村級快遞服務站點納入“全要素網格” 管理,網格黨支部與快遞網點建立聯動機制,黨員與快遞從業人員結對&&,推動快遞員與社區網格員建立“一對一”或“多對一”的“結對協作”機制,形成了“探頭”敏銳發現與“手臂”精準處置的高效聯動閉環。升級“紅色驛站”功能,在天堂鎮“同心快遞服務驛站”等點位設置便民服務區、矛盾調解角,配備共享工具包與政策宣傳冊,讓快遞網點成為基層治理的“前沿哨點”。
依託“走街串巷、深入末梢”的職業優勢,快遞從業人員實現“送件路”與“治理路”同頻共振。系統構建以“縣郵政分公司為運轉核心,8家品牌快遞企業為服務主體,鄉鎮郵政所末端網點為區域支點,村級綜合服務站為服務終點”的立體化、高效能三級物流服務體系,發揮其“熟門、熟路、熟臉”的親和力優勢,將服務內涵從單純的“送貨上門”延伸至更具溫情的“送愛到家”。5名快遞員積極加入到“銀齡關懷”志願服務行動中,為16位老人提供了暖心幫扶,服務內容包括代購生活用品、順手傾倒垃圾、緊急事項聯絡、日常問候關懷等,有效破解了為老服務“最後一米”的難題,實現了服務群眾“零距離”。
積極探索將快遞從業人員這一“流動大軍”轉化為基層治理的“有生力量”,成功推動快遞行業從傳統的“治理對象”向積極的“治理力量”蝶變。利用快遞配送覆蓋範圍廣、直達居民家庭的獨特優勢,積極引導快遞員擔當起政策法規、社區信息的“移動廣播站”和“活地圖”,打通信息傳播的“末梢神經”。快遞員利用配送間隙的碎片化時間,以口頭告知、隨件附送溫馨提示單等靈活方式,對轄區停水停電、社區文體活動、反詐防騙宣傳等重要信息,精準投送到千家萬戶。(通訊員朱永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