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涇川縣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圍繞“和美鄉村建設發展類村莊全覆蓋”目標,按照“兩線三區”總體布局,因地制宜推進鄉村建設,補齊短板、強化特色,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省市級鄉村建設示範村42個,省市縣級“和美鄉村”34個,其中涇明鄉白家村獲“2022年中國最美村鎮”治理有效成就獎,窯店鎮龍盤村、汭豐鎮鄭家溝村分別入選2023年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和2024年全國美麗休閒鄉村。
科學謀劃、分層推進,明確建設路徑。涇川縣堅持規劃先行、示範引領,分批分類推進和美鄉村建設。2025年重點推進7個省級示範村和2個省級和美鄉村,同步建設35個市縣級和美鄉村,計劃到2026年底實現和美鄉村建設發展類村莊全覆蓋。縣裏制定實施方案,建立“縣級統籌、部門負責、鄉村落實”三級聯動機制,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推進,加強督查調度,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見效。目前,全縣已完成“多規合一”村莊規劃91個,形成初步成果12個,建設藍圖日益完善。
固強補弱、標本兼治,提升鄉村顏值。今年以來,涇川縣投入財政銜接及協作資金1671萬元,實施和美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及基礎設施補短項目18項,完成巷道硬化4.7萬平方米,新建或維修排水渠1.6萬米,配套垃圾桶、維修溫室等設施,農村基礎設施持續健全。同時,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五治五清五提升”行動,落實周通報、月排名、紅黑榜制度,年內開展明察暗訪10次,反饋並整改問題328條,整改率100%,村容村貌顯著改善。公共服務方面,實施學校建設、醫療體系完善等項目,開展結對關愛行動,解決群眾實際困難313個,幫辦實事384件,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聚焦産業、全鏈提升,夯實發展根基。圍繞打造“西部現代精品農業樣板區”,涇川縣實施“萬千百十”擴繁計劃,推進肉牛、蘋果、蔬菜、中藥材等特色産業發展。上半年牛飼養量達5.1萬頭,新建矮砧蘋果示範園7處,實施果園提質增效12萬畝,種植蔬菜3.7萬畝,建成千畝中藥材示範基地1個。農旅融合方面,推出6條精品旅游線路,通過“秦腔+展銷+推介+美食”聯動模式,新增文旅規上企業2家,接待游客489.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2.97億元。全縣還培育龍頭企業52家、家庭農場470個,流轉耕地4.4萬畝,健全聯農帶農機制,促進農民增收。
創新治理、多元共治,激發鄉村活力。涇川縣推廣“微十條”“九點碰頭會”“十戶聯體”等治理模式,創新“五個一”工作法,構建網格化、精細化、信息化治理平台,落實“民呼我應”“四必到”機制,提升治理效能。文明培育方面,開展黨的創新理論“七進”活動,舉辦非遺展演、惠民演出等文化活動,推動移風易俗,倡導“一碗泡饃”辦喪事等新風。全縣堅持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三級調解網絡,化解矛盾糾紛3791件,化解率達91.44%,依法打擊農村黑惡勢力,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
通訊員 趙珍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