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上下,百舸爭流;矢志奮楫,成就非凡。
行走在金塔大地,一個個産業集群加速聚集、一項項改革舉措不斷推出……從目之所及到身之所感,這片熱土正在迸發出強勁的發展活力。“十四五”時期,金塔縣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立足工業主導型發展定位,以“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為主攻方向,破解發展瓶頸、激活産業動能,推動工業經濟實現從弱到強的歷史性躍升,一幅産業集聚、質效齊升的工業發展新畫卷在戈壁大地徐徐展開。
工業經濟挺“脊梁”
2024年,海拓化工、啟力工貿等化工企業紛紛上馬二期項目,化工企業扎根金塔,拓展的是鏈條,反映的是對金塔發展的信心。
“十四五”期間,金塔縣打破單一産業格局,構建起多元支撐、協同發展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全縣重點工業企業從“十三五”末的不足80戶增至140戶,形成新能源、核關聯、化工、礦産品加工、農産品精深加工、航空航天6條特色鮮明的産業鏈,“一區四園”發展格局全面成型,工業總體實現由分散發展向集群集聚的根本性轉變。規上工業增加值從“十三五”末的5.2億元增至12.4億元,年均增長33.5%,連續41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財政收入實現倍增,從5.5億元增長到12.3億元,工業對縣域經濟的貢獻率持續攀升。
金塔縣積極調整思路,尋求工業經濟發展的突破口,通過發展新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等新興産業,實現差異化發展,逐步形成産業加速集聚、競相發展的局面,工業經濟已經駛入量質齊升、趕超跨越的快車道。
項目建設打“頭陣”
深處西北的金塔,一個個能源工程在浩瀚戈壁拔地而起,將熾熱的陽光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
金塔中光太陽能“光熱+光伏”試點項目是國家第二批以沙戈荒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光熱+”示範項目。項目位於金塔縣白水泉光電産業園,總投資42億元,已於今年5月28日全面並網發電。
走進項目現場,25594面定日鏡如“銀色軍團”般逐日而動,將陽光精準反射至247米高的熔鹽塔,在塔頂匯聚起595攝氏度的熾熱能量。整個項目由60萬千瓦的光伏發電項目和10萬千瓦的光熱發電項目組成,光伏項目負責白天發電,光熱電站配置9小時熔鹽儲能系統,在夜晚發揮巨型“陽光銀行”和“熱能倉庫”的關鍵作用,實現了協同運行、錯峰發電,有效解決了光伏發電“日落即停”、依賴電網調峰的痛點。
“光熱白天時段通過聚光集熱系統,把熔鹽從冷狀態加熱到595攝氏度,儲存在熔鹽罐中。在晚上全網用電高峰的時候,釋放熱罐裏的熔鹽,通過與水發生熱交換産生過熱蒸汽,來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項目部副經理黃祿杉説,這個熔鹽,説白了就相當於一種清潔的“煤炭”。

該項目每年可向電網輸送清潔電力14.5億千瓦時,可節約標準煤約4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36萬噸。而選擇金塔,是因為這裡太陽能資源富集,廣闊平坦的戈壁又是天然的基建平台,鴛鴦池水庫及配套引水工程還能為項目提供用水保障。
憑藉資源稟賦,金塔縣搶抓“雙碳”發展戰略機遇,新能源産業崛起迅速。“十四五”末,全縣新能源裝機總量達395萬千瓦,較“十三五”末增長超5倍,建成、在建、擬建規模分別達415萬千瓦、300萬千瓦、980萬千瓦,形成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雛形。
營商環境“土壤沃”
營商環境,目標在“營商”,重點在“環境”。“十四五”期間,金塔縣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深化政務服務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在工業集中區推行政府“買單”區域評估模式,覆蓋社會穩定風險、水土保持、環評等多個領域,企業單項評估和審批時間平均壓減30天,實現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
“原本以為要折騰兩月的手續,沒想到3天就辦好了,還省了近10萬塊錢!”金塔縣泰富德新材料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李建軍至今記得2025年8月拿到水土保持備案表時的驚訝。這場“辦事奇遇”,正是金塔縣營商環境改革最生動的注腳。

泰富德新材料的高性能複合材料項目是北河灣循環經濟産業園重點引進的精細化工項目,2025年7月完成土地摘牌後,急需辦理水土保持審批手續推進開工。按照李建軍過往的經驗,這絕非易事:“以前辦項目,光水土保持這一項就得找第三方機構編制報告書,前後要改三四版,還得等專家會審,至少得花3天,編制費就得8-10萬元。”
就在李建軍準備&&第三方機構時,北河灣循環經濟産業園走訪專員主動找上門。“您不用單獨做評估了,園區早就幫您‘買單’辦好啦!”專員指着園區地圖上標注的“區域評估覆蓋區”解釋道,金塔縣在工業集中區推行“政府統籌評估、企業免費共享”改革,北河灣循環經濟産業園已完成社會穩定風險、水土保持等5類事項的區域評估,企業只需確認項目地塊在覆蓋範圍內,就能直接復用評估成果。
當天下午,李建軍在政務服務分中心窗口提交了項目基本信息。不同於以往厚厚的報告書,這次只需填寫一張簡化版的備案表。窗口工作人員通過系統調取園區已備案的水土保持區域評估報告,現場核對項目坐標、佔地面積等關鍵信息,確認符合生態管控要求後,當即啟動備案流程。“從提交材料到拿到備案表,總共花了3個工作日,全程沒跑第二次腿。”李建軍翻着備案表感慨道。
全過程陪伴、全覆蓋幫辦、全身心服務的“保姆式”幫辦代辦服務模式,先後為15家企業提供業務辦理諮詢服務,為20余個重點項目提供了幫辦代辦服務,促使更多的好項目願意選擇金塔,扎根金塔。
潮涌河西啟新程,奮楫揚帆再出發。“十四五”期間,金塔縣經濟發展成果豐碩,核心數據連創新高:2022年財政收入突破10億元,2023年GDP突破百億元,2024年固定資産投資破百億元,縣域經濟邁入近二十年最好時期。同時,發展結構持續優化。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0.6%,分別高於全省、全市5.9和8個百分點;三次産業比例優化為36:30:34,農業優先、工業主導的格局持續鞏固,金塔縣工業發展實現規模、質量、效益同步躍升,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金塔縣將持續深化“工業強縣”戰略,聚焦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建設,培育壯大新質生産力,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以更堅實的工業基礎、更強勁的産業動能,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勇毅前行,譜寫“十五五”工業發展新篇章。(記者:梁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