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12 17:50:30 來源: 民族日報

臨夏縣:讓幸福在家門口“升級”

2025-11-12 17:50:30     來源: 民族日報
字體:
分享到:

  從老舊小區“逆生長”告別漏雨墻皮,到鄉村院落“煥新顏”掃凈陳年垃圾;從地下管網“強筋骨”疏通城市脈絡,到城鄉風貌“提顏值”鋪就四季風景。近年來,臨夏縣深學篤行“千萬工程”經驗,以民生需求為導向深耕縣城更新與鄉村建設,用實幹勾勒城鄉新貌,讓群眾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

  “以前墻面斑駁掉渣,雨天屋頂漏水難眠;現在外墻做了保溫層,屋頂改了防水,院子裏還添了健身器材,日子越來越舒心!”臨夏縣中學家屬院住戶馬應錄的感慨,道出了老舊小區改造的民生溫度。作為重點民生工程,該縣聚焦舊城區居民“住得安”訴求,對多個小區實施系統性改造,涵蓋外墻保溫、門窗更換、屋面防水等關鍵環節,改造面積近2萬平方米,配套建設停車位、綠化景觀等設施,156戶居民實現“原地宜居”。

  地下管網是城市“生命線”。城西片區10條主次幹道的供熱、供水、雨污水管網全面更新,電力配套同步升級,從源頭解決了跑冒滴漏、冬季供暖不足等“城市頑疾”。與此同時,保障性住房與棚改工程紮實推進,累計建成棚改房5162套、商品房9395套,10381戶居民用上天然氣,8000余戶實現穩定取暖。從“有房住”到“住得暖、住得安”,臨夏縣用實招厚植城市民生底色。

  從“住有所安”到“居有所美”,宜居標準不斷刷新。縣城及周邊3萬餘株海棠、丁香迎風吐綠,1.2萬平方米馬鞭草、油葵競相綻放,昔日閒置角落變身“口袋公園”。晨光裏老人在樹蔭下閒談,夕陽下孩童在花叢邊嬉戲,“人在景中住”的畫卷讓宜居氣息撲面而來。

  城市煥新的同時,鄉村環境同步蝶變。“以前垃圾亂堆,夏天蚊蟲亂飛;現在黨員帶頭整治,路面乾淨,門前種花,住着也很舒心!”先鋒鄉群眾魯海秀的話,成為鄉村變化的生動注腳。自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啟動以來,該縣以農村廁所革命、垃圾治理、風貌提升為抓手,清垃圾、治亂堆、修道路,鄉村衞生環境實現質的飛躍。

  基礎設施短板加速補齊,讓鄉村生活更有質感。臨夏縣投入1.2億元實施36個鄉村建設項目,聚焦“水電路氣網”提質升級,推進53個發展類村莊建設。從黃土路到水泥路、從缺氣少暖到清潔能源入戶,農村生産生活條件持續改善。韓集鎮易福社區裏,易地搬遷群眾從散居村落遷入集中社區,文化廣場、便民服務中心等設施一應俱全,實現“村民”到“市民”的轉變。

  産業賦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依託63家農業龍頭企業、千余家合作社及家庭農場,高原蔬菜、牛羊養殖和花卉種植等特色産業蓬勃發展。人居環境改善與富民産業同頻共振,讓鄉村既有“新面貌”更有“新活力”。

  如今的臨夏縣,城區高樓與綠蔭交相輝映,鄉村庭院與産業發展同頻共振。這場跨越城鄉的“煥新行動”,既改變了外在模樣,更提升了生活品質。在一磚一瓦的積累中,和美宜居的夢想正化作千家萬戶的幸福日常。(記者 喬棟明 通訊員 崔皎)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