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衞生室是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全省鄉村醫療衞生服務能力提質提效三年行動開展以來,永靖縣王&鎮灣子村衞生室實現了從破舊狹小、設備簡陋到功能分區合理、設施先進的華麗轉身。曾經患者看病無隱私、紙質記錄易損難查的困境一去不復返,如今不僅“小病不出村”成為現實,更以智能化服務、貼心的健康管理,為村民構築起一道溫暖又牢固的健康防線。

11月7日立冬,初雪給王&鎮灣子村添了幾分清冷。走進村衞生室,村醫劉亨平正一邊翻閱紙質健康檔案,一邊在電腦電子健康檔案系統裏整理隨訪清單,全村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狀況在屏幕上一目了然。曾經,衞生室紙質記錄檔案易損壞、查詢難,診室也十分簡陋;如今,電子檔案高效精準,衞生室功能分區合理、設備先進。這不僅是基層醫療“民生升級”的生動體現,更是對村民健康守護方式的全新詮釋。
2017年以前,王&鎮灣子村村醫劉亨平在不足40平方米的平房裏行醫,看病、拿藥、打針共處一室。自永靖縣開展鄉村醫療衞生服務能力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後,對村衞生室進行改造升級。如今,衞生室設有診斷室、治療室、藥房、觀察室等區域。25歲的鄉村醫生小韓,初次來這裡報到上班,對鄉村衞生室設備如此齊全&&驚嘆。“來這裡上班已經三年了,初次來到這裡,我很驚訝,這裡環境好,設備也齊全,群眾對我們工作也滿意。”

永靖縣借助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信息化建設契機,多方爭取資金,為全縣122個村衞生室配備辦公“雲桌面”“雲視訊”、健康巡診包、健康一體機等先進設備,同時確保村衞生室基本藥物達120種以上,為群眾提供更全面的用藥保障。信息化設備升級推動了信息系統和健康管理“一站式”服務,整體提升了鄉村醫療服務同質化水平。“這些設備讓我們的工作方式有了質的飛躍。隨訪或診療時,能及時把患者信息上傳到全縣基層衞生信息系統進行跟蹤管理。”劉亨平指着新配備的健康一體機説道。

每週五下午,村衞生室的公共衞生室總是坐滿了村民。劉亨平總會在這時為村民講解高血壓的日常管理及注意事項,並會根據系統提示開展精准入戶隨訪,為群眾測量血壓,查看身體狀況,讓群眾對這五年來發生的改變感嘆。“這幾年我們村的衞生室有了很大改變,衞生室乾淨整潔了,藥很齊全、看病也方便、村醫也很熱心,經常來我們家給我們看病,我們很是感激。”村民馬奴來説。
近年來,永靖縣牢固樹立“人才強醫”理念,多措並舉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村醫待遇。“現在我們的待遇有了明顯提升,村醫財政省級定額補助提高到每年4800元、崗位補助每年6000元、省級基本藥物定額補助每年6000元,還有基本醫療收入和公衛績效工資,這讓大夥兒更安心在基層服務。”劉亨平説。
在村衞生室各方面提升的帶動下,全縣基層醫療服務成效顯著。實施健康管理以來,王&鎮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等慢病管理控制達標率提升25個百分點,居民醫療支出平均下降18.7%,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8.7%,這種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讓村民的健康獲得感顯著增強。“現在我們能承擔起慢病管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工作,還能主動提供健康隨訪、上門護理等延伸服務,讓群眾能夠在家門口享受到專業的治療。”劉亨平高興地説。王&鎮灣子村衞生室的變化,是永靖縣“十四五”期間基層醫療升級的生動寫照。
據悉,截至9月底,全縣縣域就診率達76.24%、縣域內基層醫療機構診療量佔比達24.8%。這兩項數據的逐年提升充分證明了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巨大進步,真正實現了“民生大升級”。(馬秀蘭 崔吉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