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來,景泰縣牢牢把握鄉村振興總要求,以西紅柿、辣椒、馬鈴薯等特色農産品為突破口,將一個個特色種植基地布局田間地頭、一條條産業鏈條延伸拓展,催生出一批批新型經營主體,加力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在草窩灘鎮,獨特的自然稟賦為沙瓤西紅柿的生長提供了絕佳條件。這裡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沙礫土壤通透性優良,孕育出的西紅柿果形周正、硬度高、口感清甜、耐運輸,在全國市場擁有良好口碑。田間地頭裏,飽滿圓潤的西紅柿挂滿藤蔓,農戶們忙着採摘、分揀、裝車,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臉上。“今年我們承包了40畝地,種了‘212’‘豐泰’兩個品種的西紅柿,這些品種果形、色澤、口感都好。”草窩灘鎮西紅柿種植戶高景紅介紹道。
草窩灘鎮堅持“合作社帶動、小農戶參與、市場運作、品牌促銷”的發展路徑,構建起“1處産業服務中心+3處交易市場+25個集中收購點”的産銷體系,成為全縣最大的西紅柿集散地。景泰縣源春農牧專業合作社從2015年開始規模化種植西紅柿,如今已帶動周邊農戶種植600畝以上,采收期從每年7月持續至10月。“我們有專門合作的育苗基地,既能滿足自身需求,還能為周邊小農戶提供苗木;技術上有專家每週兩次現場指導,從定植、整枝到病蟲害防治全程手把手教學。”合作社負責人張金環&&。憑藉穩定的市場對接優勢,該鎮西紅柿不僅銷往蘭州、白銀等省內城市,更遠銷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大型批發市場。2025年,草窩灘鎮露地西紅柿種植面積達3000畝,預計總産值可突破1億元。
近年來,景泰縣漫水灘鄉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模式,引導農戶調整種植結構,讓辣椒種植成為了該鄉的重點發展産業。
在富民村辣椒種植基地,紅彤彤的辣椒挂滿枝頭。辣椒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農機手駕駛拖拉機緊隨其後,將鮮辣椒快速轉運至配套加工廠,呈現出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我們家庭農場今年在漫水灘鄉富民村和上沙沃鎮上沙窩村共種植朝天椒1100余畝,有保銀829系列、秦潮068系列、九月紅系列,目前已全面進入采收階段。”景泰縣欣旺家庭農場負責人楊濤介紹。
在加工車間,工人們將收割來的辣椒投放到傳送帶,機器依次完成篩選、烘乾等工序,完整光鮮的幹辣椒被打包成半成品冷藏儲存。“我們已形成朝天椒育苗、種植、收購、加工為一體的經營模式,每天毛貨加工量可達50噸左右。”楊濤&&。
從草窩灘鎮的沙瓤西紅柿到漫水灘鄉的朝天椒,從合作社的技術指導到家庭農場的精深加工,景泰縣以特色農業為筆、産業融合為墨,在鄉村振興畫卷上勾勒出“小特産”變身“大産業”的生動軌跡。目前,全縣紅辣椒種植面積達7300畝,西紅柿種植面積突破8000畝,特色農業已然成為農民增收的“金鑰匙”。
展望未來,景泰縣將持續深耕特色農業,不斷擦亮産業品牌、延伸産業鏈條,讓鄉村振興的道路越走越寬廣,讓農民的日子在産業興旺中愈發紅火。(記者 張萍 通訊員 盧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