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12 19:12:40 來源: 張掖日報

張掖以精準服務激活發展動能

2025-11-12 19:12:40     來源: 張掖日報
字體:
分享到:

  原標題:“保姆式”“鏈條式”“管家式”服務破解營商環境堵點難點

  張掖以精準服務激活發展動能

  “張稅速辦”“易優張掖”“園區法庭”等一批服務品牌打響做亮;

  近5個月信用城市監測在全國261個地級市中保持在前5;

  前三季度地區生産總值增速7.9%,排名全省第2;

  《營商碼閉環機制助企服務更高效》《“站”穩腳跟 借“點”發力 全力打造服務企業護航矩陣》《雲上踏勘解決方案——構建全領域數字化政務服務新生態》3個案例入選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促進營商環境優化解決方案”名單;

  ……

  今年以來,張掖市以提升經營主體獲得感、滿意度為導向,創新推出保姆式、鏈條式、管家式三大服務模式,全力打造“張掖服務”營商環境品牌,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呈現“指標提速與改革創新交相發力、整體進位與多點突破全域優化”的積極態勢,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保姆式服務:全流程護航破解“辦事難”

  張掖市堅持聚焦市場主體關切,着力破解當前營商環境的“堵點、痛點、難點”,以貼心、用心、真心的“保姆式”服務全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制定&&《全市重點項目專員工作制度》,在各園區推行“項目管家”專班服務模式,6個園區組建項目專班或服務團113個,跟蹤協調為164個重點項目解決困難問題296個。商事審批推出“證前指導”與“電話轉接”綠色通道;項目審批實行“並聯審批+容缺受理”,項目審批承諾時限壓縮比92.89%,一般社會投資項目平均審批時間壓縮至14.97個工作日;建立“兩專三減六個一”環評機制,環評審批辦結率和滿意率均達100%。至目前,全市續建、新建招商引資項目573項,同比增長23.37%;新設立各類經營主體1.26萬戶,同比增長3.3%。

  多渠道延伸政務服務鏈條,在大型商圈開業前期、旅游旺季的鬧市街區設置“政務服務崗”“人才夜市”,為商戶提供“一站式”業務諮詢指導、材料收集預審、全程幫辦代辦等便捷服務。積極推行“社銀合作”新模式,設立136個“社銀一體化”網點,將23項社保事項遷至銀行辦理,52項惠民惠農補貼實現社保卡“一卡領取”。特殊群體全方位保障。構建“社區網格員+政務服務代辦員”服務模式,組建專業化、“一對一”幫辦代辦服務隊伍,通過延時辦、陪同辦、代理辦、上門辦,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免費幫辦代辦服務。甘州區法院設立“銀發工作室”,返聘4名退休法官開展執前督促履行工作,累計促成42件涉企案件執前辦結。

  鏈條式服務:全領域協同打通“中梗阻”

  從線上“掃碼即辦”到線下“駐點服務”,從常態落實“包抓聯”“六必訪”&&服務企業制度到在重點産業領域構建“高端智庫——領軍人才——本土專才”人才服務體系,我市緊盯企業發展全流程,以鏈條式服務為産業發展全領域賦能。建立重點項目建設協同推進、政策性資金申報輔導及謀劃儲備調度機制,助推張掖火電2×1000兆瓦燃煤機組擴建、臨澤易事特年産2GWh新型儲能裝備製造(二期)等一大批産業鏈關鍵項目落地。針對産業鏈短板,對接企業及商協會240家,招商洽談項目656項、簽訂合作協議166項。推進園區“七通一平一綠”建設,實施“一張藍圖把控+區域評估”“畝均效益”綜合評價。全年落實玉米制種面積114.05萬畝,品牌價值192.38億元,現代種業及畜牧産品精深加工集群獲評“省級先進製造業集群”,農産品加工轉化率72%;累計培育規上工業企業289戶,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戶、創新型中小企業102戶;建成並網風光電項目669.9萬千瓦、分佈式光伏18.59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佔比超80.8%;建成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22家,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1.54%、17.4%。

  政務服務全鏈條集成。上線運行35項重點“一件事”,辦理時間累計由1189個工作日壓縮至425個工作日,跑動次數由168次壓縮至最多14次。拓展“跨省通辦”“省內通辦”事項837項,政務服務全程網辦率提升至99%以上。233項納稅業務“非接觸式”辦理、網辦率超97.5%。打造“易優張掖”公共資源交易品牌,開標至中標公示壓至90小時內,電子保函費率2‰,累計為企業節省成本超5000萬元。

  人才服務全鏈條保障。在重點産業領域構建“高端智庫——領軍人才——本土專才”人才服務體系,設立“産才融合服務專區”,組建6個産業專家智庫,聘用高端專家100余名,指導&&各類産業發展專項規劃、方案、計劃71個;引進重點産業高層次急需人才1400多名,簽約落地項目205個,幫帶培養産業技術骨幹1萬多名,培育實用型技能人才3.9萬人次。

  融資服務全鏈條貫通。依託“甘肅信易貸”設“信用+GEP”融資專區,截至9月底,69個綠色項目獲授信337.48億元,35個項目獲貸15.93億元,綠色貸款餘額186.87億元,增速高於貸款平均4.74個百分點;落地全省首筆“林業碳匯質押貸”“水權貸”,為35戶養殖戶發放“鄉村振興畜禽貸”等特色貸款1.32億元。

  管家式服務:全維度精準對接“定制化”

  政策服務精準滴灌。線上依託“張企服”為企服務平台謀劃上線政策全量匯集、免申即享、智能匹配的“政策超市”,公眾號推送政策快訊及各類政策解讀27期,開展政策“雲宣講”活動100多期;線下舉辦行業領域政策培訓會341場次。甘州區編制《營商環境惠企政策藍皮書》做法在全省推廣。

  “預見式”服務精準解難。推行“一卡兩員三平台+多點”為企解憂機制,依託“營商加速度·我們在現場”、滿意度提升等專項行動,發放2萬餘冊“監督&&卡”打通企業與社會監督員的直達通道;選聘331名社會監督員,在每個行政部門單位配備1至2名專職營商環境服務專員,建立企業訴求“123”督辦機制,累計辦理涉企問題線索676件,辦結率100%。設立覆蓋各行業領域288個營商環境監測點,動態收集、轉辦反饋意見建議50條。

  風險防控精準護航。建立“局領導包聯+所長主抓+警長駐點”三級責任體系,為8個工業園區、134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配備專屬警長。設立全國首家專業化“種子法庭”,涉種糾紛化解周期縮短28天,調撤率提升9.2%,涉種糾紛同比減少31.11%。設立“園區法庭”、巡迴辦案點或法官工作室,園區內企業涉訴案件一審平均審理天數從58.68天降至22天,執行到位率提升至75.94%。全面推廣“隴上e企查”平台,將60項單一執法事項整合為25項聯合執法事項,在玉米制種領域試點推行涉企行政檢查“綜合查一次”,入企檢查同比減少4.96萬次。(記者 陳 海)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